第七十九节
旧历年来得早,和阳历年挤到一个月份,四九没过完,就响起迎春的鞭炮,刘屯的孩子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龙腾小说 ltxsba@gmail.com
冰天雪地里,刘喜和四胖子都穿上新做的单鞋。不知是为了省袼褙,还是要管住刘喜不老实的脚,新鞋做得小,需用鞋拔子才能穿,挤疼的脚再到雪地里去冻,比猫咬还要难受。刘喜把从城里学来的抗疼本领全拿出来,念了多遍天灵灵、地灵灵,也咬牙默诵不疼不疼就不疼,作用不大。他偷着用剪刀把新鞋的前尖绞开,让大脚趾钻出来。没有小鞋的束缚,让刘喜轻松很多。
刘喜穿着露脚尖的布鞋从冰上溜过东大泡子,去找小石头玩儿。孟慧英让刘喜坐到炕里,还让他把冻红的脚拿到火盆上烤,火盆中放了俩土豆,烧熟给他俩分开吃。
小石头从父亲那里回来后,话更少,喜欢孤寂,不愿跟小伙伴接触,连四胖子都变得疏远,常来小石头家的只有刘喜。
刘喜约小石头去东大泡子打尜,小石头不同意。他给自己布置任务,要去青年林搂柴禾。孟慧英劝他:“快过年了,和刘喜去玩儿吧!别打架就行。”
两人在冰上玩儿了一会,刘喜觉得没意思,便去找四胖子到甸子上打铁雀儿,绕到周云家的障子旁,觉得屋里挺热闹,他也跟人进了屋。
周云家是三间土房,丈二的檩子排了七根,很宽大。房子中间开门,西屋住人,东间放些粮食和杂物。周云媳妇往灶坑里加柴,锅里冒着热气。她手里拿着灶王爷画像,很陈旧,是刚从灶台墙上“请”下来的。请下老灶王爷的同时,新灶王爷随即登位。按照当地风俗,要在小年这天把老灶王爷烧掉。辛苦一年、又气熏烟烤的灶王爷钻过炕洞,乘柴烟升天。周云媳妇跪在灶前,一脸虔诚,把灶王爷看了又看,不舍得把他投进火里。
为保护灶王爷,她付出很多。红卫兵来“查”家时,她用抹布把灶王爷罩住,抹布弄脏灶王爷的脸,她又仔细擦干净。这几年没怎么挨饿,她觉得是灶王爷的功劳。破四旧的过程中,周云再三做她的思想工作,她就是不开窍。周云说:“供灶王爷是迷信活动,组织上不允许,被红卫兵查出来还要受批判。”周云还说:“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伟大领袖**英明领导的结果,没有灶王爷的事。”周云媳妇威胁周云:“你如果把灶王爷赶走,我就把你赶走,有能耐去找刘亚芬过日子,永远别回这个家!”
周云只好退让,灶王爷在他家窝藏下来。
周云媳妇把灶王爷投进灶坑,用祷告送灶王爷上路:“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跨着枪,上天见玉皇,好话多说,坏话不说,回来保我一家老小安康。”送走老灶王爷,她把目光投在灶墙上,灶墙上贴着她从老黑家“请”来的新派灶王爷。
为了紧跟革命形势,老黑在怎样画灶王爷的问题上花了一番心思。他给灶王爷做媒,让一直独身的灶王爷身边多了个灶王奶奶,还让灶王爷加入劳动者的行列,和灶王奶奶一起,在履带式拖拉机上玩儿了操纵杆儿。
画灶王爷不是投机倒把,和做买卖挂不上钩,不算走资本主义道路。曾有红卫兵提出,老黑是搞迷信活动,又有人指出,新派灶王爷是无产阶级劳动者,革命小将在灶王爷和老黑身上产生认识上的分歧。不知红卫兵是被“忠诚”搞得“意识”混乱,还是急于“串联”和“夺权”,竟然让老黑在破四旧的**中,轻而易举地收获高粱米和零花钱。
刘辉和老黑正面接触后,对破四旧、立四新有了新的认识,觉得新派灶王爷是新生事物,向胡永泉汇报后,还要在全公社推广。
周云媳妇总觉得这新派灶王爷别扭,因为他太年轻,没有老灶王爷威风。他还带着年轻的灶王奶奶,这个灶王奶奶又很漂亮,眼睛勾着男人,给人一种轻浮的感觉。灶王爷要看住她,不会一门儿心思地保佑小民,玉皇大帝也不见得相信他。
比新派灶王爷还要别扭的是灶王爷两边的对联,不过周云媳妇不识字,不知对联写的啥,人们看了偷着笑,她觉得这些人对灶不真诚。周云媳妇这样理解:“都是破四旧弄的,人们连祖宗都顾不得,哪还信灶?都是没吃过亏呀!别看贾半仙带头拆小庙,那是被人逼的,拆庙前,她偷着去敬香。小庙拆了,老仙们不见得走,说不定哪个愣小子倒霉。”
周云媳妇给灶王爷上了三柱香,有灶王奶奶在旁边,她又加了三柱。周和平从外面跑进来,瞅着上香的母亲“哧哧”笑,被周云媳妇拉住,让他给灶王爷磕头,周和平挣脱,和刘喜一同跑进西屋里。
周和平墩墩胖胖,老实厚道,和刘喜同岁,比刘喜低一年级,他在刘屯上小学,和刘喜接触少。周和平不招惹别的孩子,也没有孩子招惹他,刘喜说他是小面瓜。自从那次和何大壮打架,让刘喜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时光过得快,转眼间何大壮长成小伙子,他对马家的仇恨在加深,对周云的仇恨也丝毫未减。有人给吴有金贴大字报,把吴有金真真假假的罪行揭发出来。何大壮也给周云贴大字报,说周云是马家的走狗,还编造其他罪行。给吴有金贴大字报的人没敢暴露姓名,何大壮也效仿。该他倒霉,偏偏让马向勇看见。
马向勇把这事告诉吴有金,吴有金让他把马文和马荣请到刘仁家,还请来造反团团长马向东。
吴有金看不惯马向东的所作所为,以致发展到厌恶的程度,但马向东撕毁大字报的壮举,让吴有金深为感动。马向东还扬言,要追查写大字报的人,又赢得吴有金的几分信赖。
刘仁的小屋里,马荣的情绪很激动,进门就喊叫:“妈啦巴,我去把何大壮抓来,看他还阳棒不?”
吴有金瞅他一眼,没吱声,从腰上解下烟口袋,扔到刘仁的空烟笸箩里,自己装上烟,用火柴点着。马文和马荣都卷蛤蟆烟,不一会儿,整个屋子被刺鼻的烟气笼罩。
马向勇在地上晃,晃得吴有金着了急。浓烟让人压抑,马向勇有节奏的脚步声仿佛拨动人们紧绷的心弦。
马文站起来说话:“何大壮算个屁?一辈子顶不翻船,现在咱刘屯,数那个斜楞眼难斗弄,贴在门洞上的大字报,准是他写的。”
马文说的斜楞眼指的是刘志,马荣听后不自觉地摸了摸脑门子,脑门子上的伤疤已经长平,他心里的仇恨却能感受到。马荣说:“要不是把枪收回去,我就把刘志崩了,妈啦巴,还有那个摸出来的野种!”
马荣提到刘占伍,使屋子里的气氛变得紧张。
刘仁烧了一锅开水,舀在盆里让大家喝,看到人人都绷着脸,他小声说:“吴大叔当了这么多年队长,没功劳也有苦劳,管这么一大摊子事,不可能不得罪人。这人也是的,让一下也就过去了,实在想不开就摆到明处说,贴什么大字报呢?不管有的还是没有的,净说要命的事,还不敢签名,这叫啥能耐?”
吴有金看一眼刘仁,把烟袋里的灰全部磕出来。他蹭下炕,扶着门框说:“当个小队长,上挤下压,我真的干够了。谁乐意得罪人?不得罪还不行!回想这么多年,就是升成份那次得罪的人最多,也得罪得最深。说写大字报的人是刘志,我相信,那小子是让咱整得够戗,谁知当时怎么想的呢?一步步做下这么深的仇怨。”他又说:“我不认字,也不知大字报上写了啥,看到刘大白话的高兴劲儿我就知道没好话。那天小兰看了,回到家一个劲儿地哭,哭得我心发焦。奶奶日,这几年队长当的,落个这样的结局!”
马向东接上话茬:“姨父,你说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