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人真要围过去的话,估计也是看不清楚的,所以可见这次组委会的安排是相当的细致。
今天参加会议的人相当的多,算上工作人员一起的话有上百人,各地烹饪协会的会长也都到了,今天会议由候会长主持。
这一次能够这么快就寻找到了这么多的失传菜式传人,跟各地的烹饪协会大力协助有很大的关系。
而作为前来参会的成员,大家也很想要展示一下自己手上的传菜品,毕竟它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面世过了。
这其中有不少菜品估计很多上了岁数的老人都没见过,所以可见这一次研讨会的重要性,也是楚云风非常渴望一睹这些菜品的庐山真面目。
上午八点,候会长第一时间出现在了主席台上,没有过多的开场白,直接开始致辞了。
“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由华夏烹饪协会举办的这次复古菜式研讨会,这一次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学习华夏近乎失传的菜品。
这些菜品在当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对于研究我们华夏菜品的演变史,以及当地的饮食文化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特别是现在华夏餐饮界百花齐放,这些近乎于失传的菜品更是应该让它们重现当年的风采……”
候会长的讲话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可是字字珠玑,引来了全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随后文化界的领导也上去讲话,结束了之后便开始了第一天的研讨会。
研讨会的形式也是很简单,那就是拿菜品来说话,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上演讲台来讲述自己带来的菜品。
大家都是提前准备好了资料的,如果会做的,那么在给大家讲解完这道菜的历史之后,便会被邀请去灶台那边给大家露一手。
不过肯定是有大部分的菜品是没办法制作出来的了,因为这些菜品的制作手法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进程之中。
而许多食材的失传也让许多的菜品绝迹,无法再恢复到它原来的面目,不过这一部分的菜品主委会还是邀请了大家把它给讲述出来。
毕竟有可能的话,用替代方案把它给复原出来,虽然可能食材达不到它本身的味道,但是模样应该能够惟妙惟肖的。
随着候会长宣布本次研讨会正式开始之后,第一位被邀请上来的师傅来自最华夏的湘菜地区,李凯明师傅。
这位师傅一上台便受到了全场热烈的欢迎,这可是开场的第一位,大家的劲头儿也是很高,很是期待他带来的是什么菜品。
当投影仪一开始显示ppt的第一张图之后,所有会场的人都惊呼了起来。
“不错啊,这道菜看起来很精致!”
“子龙脱袍,这名字取得好啊!”
“没听过、的确是没听过,这道菜看起来不凡啊!”
……
子龙脱袍!
光是听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也个人一种很不一样的意境,这道菜的色泽相当的丰富,白、绿、褐、紫四色相映,让人相当的有食欲。
李凯明师傅很快开始介绍了起来,这道菜的主料用的是鳝鱼,需经破鱼、剔骨、去头、脱皮等工序,手法很是有些复杂,现在已经没多少人会了。
特别是鳝鱼脱皮,形似古代武将脱袍,故老师傅将此菜取名为“子龙脱袍”。
之所以失传了,主要原因就是要做出这样一道菜,却往往考验着一个厨师的刀工、上浆等技术,以及对火候的精准把控。
恰好经过了自己的不懈努力,总算是把这道菜给还原了出来,接下来便是大家掌声有请,李凯明师傅开始给大家演示。
鳝鱼去刺、去皮后,切成丝,用干淀粉、鸡蛋清拌好,加入鳝鱼丝抓匀上浆。
整个过程大家看得最关注的便是鳝鱼整个“脱皮”的技巧,不过即便是大家看得再认真,还是无法理解这手法的奥妙。
在场人之中,估计只有楚云风看懂了,当李凯明师傅在演示的时候,他的手可是没有闲着的,一直在不停地动着,不懂的人还以为他只是在模仿而已。
就这样想要学会,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不过候会长却一直在关注着楚云风的动态,特别是看到他找了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坐着,看到新的手法就两眼放光。
特别是当李凯明师傅演示完了之后,楚云风这手上的动作立刻就停了下来,随后他的嘴角便开始笑了起来。
臭小子,这是又学会了啊……
候会长默默地感叹了一番,便开始关注起李师傅接下来的步骤。
大约四成油温左右,李师傅便将鳝鱼丝倒进锅里开始“溜”了起来,并且马上就将鳝鱼丝划散,再捞出沥油。
豆芽、姜丝、紫苏、红椒切成丝,加上鳝鱼丝和适当蒜泥、葱段下锅快炒后装盘。
速度很快,制作这道菜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其中的技法很是让人回味。
菜品呈上来大家都拿起桌上的筷子品尝了一下,所有人都争相赞赏了一番。
下一位上场的是一位来自于扬州的师傅,看年纪应该是有七十多岁了,不过可能是保养得不错,看起来也就像是刚六十的模样。
别看年纪大了一些,这穿着还挺时尚的,据说是开了一家私房菜,现在已经是交给自己的儿子在经营了。
齐开山老师傅带来的菜品可不一般,当照片被放出来之后,就连楚云风都忍不住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这一次的研讨会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所有参会的人都不知道大家带来的是什么菜品,组委会倒是知道,不过并没有给大家理出一个清单。
所以这便增加了大家的期待感和秘感,这道菜既然都能够引发楚云风这么大的惊讶,那么其他人就更不必提了。
现场的惊呼声也是此起彼伏,起身的人更是不少。
原因很简单,这道菜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邵伯,叫做邵伯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