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陆惟真辅佐太子六年,太子真心倚重和喜欢的始终都是后者,甚至到后来,生出倾慕之心。01bz.cc
只不过陆惟真人如其名,端方如玉,对太子只有君臣之义。太子怕他察觉,一直隐忍掩饰,后来干脆将自己当成陆惟真的替身,夜夜欢好。
东宫内外的人都知道文池是太子的侍童男宠,却不知其中缘由。陆惟真自然也不知道。
今天既然有陆惟真陪着,太子比如不会担心自己,问了那么多次,约莫是有什么安排。
文池心里叹息,点头道:“看来殿下找我有事。我一会儿先去前面陪个罪。”
陆惟真嗯了一声,又看了外面的小厮一眼,笑了笑:“是该去看看。不过这事也怪我,若不是我求文兄帮忙找阮鸿借画,文兄也不至于被阮鸿拉去狎妓宴饮。希望太子不会怪罪文兄,否则我心里要不安了。”
文池疑惑地等陆惟真说完,心里才慢慢明白过来——陆惟真竟然为自己狎妓编了个借口。
这可是欺君了。
他心里又惊讶又感动,走过去给陆惟真斟茶,低低道:“陆兄所托,文某不敢忘怀。”
“顺其自然就好。”陆惟真笑着接过,扭头看到桌案上摊开的册子,微微一愣,“这是……当年的那篇万言策?”
文池颔首:“正是。当年祁童在谨身殿上大发宏议,口占万言,讲帝王之治,养民之法,盐商之弊,海防之患……现在看来,仍是字字珠玑,切中要害。”
当年他们三个人面圣,皇帝以策考之,陆惟真和文池也各有所答,皇帝夸赞二人“甚得朕意”。对祁童的万言策却皱眉不语。
陆惟真叹息一声:“朝廷风气不正,试策也多阿谀顺旨,唯祁兄心怀天下,直言抗论,你我远不及他。只可惜他这样的天纵之才,竟偏偏落水失忆,才学尽失……”
文池低头看着那十几页的万言策,“嗯”了一声。
当初在谨身殿上,祁童针砭时弊,条论精详。文池当时越听越惊,于是屏息凝,仗着自己有过目成诵的本事,愣是将万言策的内容记下,回家后连夜默了出来。
后来小童被皇帝降罪,文池怕自己默下的东西惹祸,便一直放在书箱最底下。直到今天,他在那艘船上与齐鸢谈策论道时,屡屡被对方的言论惊艳,不知为何,突然就想到了这篇策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文池低声念了两句,犹豫着看向陆惟真,“陆兄,如果有人才情堪比祁童,殿下得其相助,会不会少走些弯路,事半功倍?”
陆惟真笑道:“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来辅佐殿下,殿下必然如虎添翼。只是……”
他叹了口气,色黯然,“不可能的,不会有人能跟他相提并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
第章
祁童的遭遇不知道让多少人为之遗憾。
一位令俩童甘拜下风的国相之才, 又深得杨太傅和符相的喜欢,如果他今年下场参加科举, 那必然会成为这一代的文人之首。更多小说 LTXSFB.cOm而杨太傅门生故吏满朝。符相提拔的后人也高居尚书。
这二位对祁童的偏爱有目共睹, 都是要倾力扶持他的,若祁童入朝为官,那说一句得他者得天下, 并不为过。
可这人落水失忆, 才学尽失。杨太傅的另一位得意门生方成和虽然也是天纵之才,但方成和高深莫测, 不仅不支持太子, 还借斗香大会的事情给太子挖了坑。如今太子对此人十分痛恨。
陆惟真跟文池私交很少, 但他知道文池聪慧圆滑, 生有一副七窍玲珑心。他对这些文人的了解比自己多, 不会无缘无故问这话。
“文兄莫非认识了什么不世出的人才?”陆惟真问。
文池转过头,话到嘴边时,他犹豫了一下, 摇头道:“没有,只是看到这篇策论, 有感而发罢了。”
陆惟真没有怀疑,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一直关注着各地的学士才子,若这些人里有可用之才,不妨降格擢用,先行示好。现在殿下身边正缺人用。你不知道, 今天在宫里,圣上又将殿下斥责了一顿。”
文池惊讶:“殿下不是为了崖川的案子才进宫的吗?”
“是为此事不假。但皇上正在气头上, 哪有殿下说话的机会。还是孙公公悄悄找人递了话出来, 让我把先前写的祝寿词给皇上看看, 我这才借机进宫。”
陆惟真说到这里苦笑一声,“殿下历事以来,朝夕惴惴,不敢有丝毫差错。这次筹银本是立了一大功,但偏偏有人在皇上面前馋构百端,诬陷殿下有无君之心……殿下进宫前一直为崖川的事情着急,谁知最后却为了一堆莫须有的事情辩白半天。”
文池默然不语。世人皆知皇帝宠爱贵妃,也更疼贵妃所处的二皇子,因此对太子这个储君百般挑剔。
支持二皇子的权臣们更是隔三差五的进献谗言。东宫僚属接连获罪,太子整日如履薄冰。
其实太子做储君处境如此,若二皇子成了储君,所受到的待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元昭帝最在意的是他的皇位。他不想让任何人接近他的王权,不想让储君的风头盖过自己,因此无论谁是储君,都会遭到他的打压。
他希望皇子们互相牵制,也默许了朝堂上的党派纷争。
太子的储君之位的确是块遮羞布,遮住的是党祸之争的种种恶果——贪官怀利相接,忠臣良将惨遭诬害,黎民百姓食不果腹……
“陆兄,我这些日子虽然在留意各地士子,但陆兄真以为,有能臣辅佐,殿下便能转危为安吗?”文池问。
陆惟真目光微动:“你的意思是……”
“……谏在臣,听在君。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此为君臣相成。可自古以来,贤臣多见,明君却少有。若君非明君,再多的匡国之才,下场也不过是秦之商鞅,吴之陆抗,宋之武穆……”
这些都是下午齐鸢辨论时说的话,文池彼时不置可否,实际心里却无比认同。这会儿听陆惟真说起太子遭遇,他心下更觉如此,冷笑道,“其实殿下之苦何尝不是是天下百姓之苦。殿下的前途何尝不是忠臣良将的前途。如今朝堂腐败,与其放任溃烂下去,不如也狠狠心,挖肉补疮。”
“文兄,祸从口出!”陆惟真大吃一惊,低声提醒。
文池看他一眼,见陆惟真虽然色意外,但并不惊慌,便明白对方心里也早有了这样的念头。
“此事莫要再提。”陆惟真深深地看他一眼,摇了摇头,“我得回去了。文兄若得了空,可以去找我喝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