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熠又一次遗憾夏师兄不在京大,好歹两人能线下bttle一下。
第2章 2 学业
如果要顾熠总结自己的博士生涯,他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废寝忘食。
朱教授倒是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在各项事务上也给了他足够的指导,不过顾熠自己一边筹备科普片,一边准备研究和论文,只觉得每一天都是沉甸甸的。
这段时间他完全脱离了娱乐圈,不过袁承和孙有明都没来催他,两人都不是周扒皮式的经纪人,何况顾熠已经登上了自己在娱乐圈的最巅峰。
当然,这段时间里,邀请顾熠的影视合作和商业合作一直没有断过,甚至还有电视剧剧组出一个亿请顾熠拍戏。
想到建实验室的开销,顾熠难免有些心动,但他心里明白天价片酬的套路,真收了这笔钱,他只会良心不安。
但客观来说,建一座实验室是真的贵,熟悉行情之后,顾熠膨胀的内心立刻如气球一般憋了回去。
他本以为自己很rch,但在真正的rch面前,他的rch实在不值一提。
不过该建的还是要建,他的存款暂时还是够用的。
“顾师兄,求救求救!”
顾熠人在实验室待着,求救电话直接打了过来。
“你不会又被导师骂了吧?”
夏师兄毕业后不久,顾熠自动成了朱门大师兄,朱教授专门把麻烦的学生交给他带,原先在朱教授眼里很不靠谱的顾熠也逐渐变得靠谱起来。
顾熠:“……”
其实他也不想的。
事实是,在朱教授的学生里,他年纪最大,资历最老,还是传说中的化院十狂里唯一一位仍在校的。
「化院吉祥物」也就罢了,还有人说他「饱经风霜,透着历史的沧桑」。
针对这一理论,顾熠唯独想强调一点:他还活着。
果然,师弟的研究被朱教授批得一无是处,嫌他文献不看实验不做,顾熠不由回忆起了自己被朱教授嫌弃的时光,感慨人生果然是个循环。
顾熠翻了翻就瞧出问题了:“老师和你说过了吧,这项研究已经有结论了,在……”
顾熠思考了片刻就抽出一本刊物:“在这。”
其实朱教授骂得有点没理了,师弟只能说是比较倒霉,他的研究和旁人已经发过的论文重叠了,他启动的时候,人家那篇论文还没发。
“我怎么这么惨?”师弟一边感叹,一边默默看向顾熠,“顾师兄,你这边还缺人吗?我可以帮你整理整理数据跑跑腿。”
找顾熠求救只是向顾熠哭诉的途径,他的目的是让顾熠的新论文挂个名,几作都行,因为据院内传闻,顾师兄这篇论文又打算投《nture》。
今年各高校化院投出的第一篇《nture》属于s大的团队———朱教授学生之一的夏师兄主导的。
而顾熠这边,专心致志在京大搞研究之后,他出成果的速度虽然不快,论文质量却相当有保障。
之前那篇《nture》在化院引发了一阵轰动,顾熠给帮过忙的师弟师妹们都加上了名,虽然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但《nture》毕竟是《nture》,要他自己写一篇《nture》,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顾熠现在在做的这项研究也打算投《nture》,就算不能登刊,那也意味着,在他心目中,这是一篇够资格登上《nture》的文章。
化院博士生私下里都会讨论,顾熠究竟点亮了哪棵智慧树。
比他晚入校的化院生,几乎没人没听说过顾熠的传说。
和其他人相比,顾熠只是海外留学的履历略差了些,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不能去,只是副业太忙碌罢了。
他在国内高校要比出国更自由些。
不管是当演员的成就,首次触电导演就拿下的高票房,还是目前以一作发表的论文,都会让其他人产生和他在的是不是同一所化院的错觉。
就算这两年顾熠很少在娱乐圈露面,关于他的报道却始终没有停过。
……
顾熠手头这个研究快结束了,确实没有什么需要师弟帮忙的地方,但他和对方承诺,如果下一篇论文需要对方帮忙的话,他会第一个找对方。
顾熠估计,他博士毕业之前,最多也就再写一篇论文罢了。
“老师,我现在有点后悔在学校的时间太短了。”
当顾熠这么说的时候,朱教授静静瞥了他一眼:“不在学校也好,不然科普片哪里来的?”
顾熠:“我的价值就只有这些吗?”
他发现了,科普片拍完之后,朱教授衡量他的数量单位立刻变成了科普片。
虽然顾熠自己对科普片的最终效果很满意,但他个人认为,他在化学领域创造的成绩绝对不止于此。
“论文写好了吗?”朱教授问他。
“写完了。”
写完之后,顾熠先发上了rxv,他如今在化学学界也不算默默无闻,论文一经发出,立刻有专家来评审了。
顾熠本人不算高调,虽然业内大多清楚他演员的身份,但在学术上,他很少有惊人之举,不过顾熠每次都能提供一些新东西,进而为其他人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这是业内看好他的原因。
朱教授没问顾熠有没有信心,论文能不能发不在于信心,甚至不在于论文本身的质量———不久前,国内量子领域颇有名声的两位大佬甚至没有通过rxv的审核,这在学界引发了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