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玉宸则是一脸纠结。
“还有,”唐书仪又看向萧淮,“国公爷查一查肃亲王府吧,有备无患。”
肃亲王想用圣旨逼他们娶他的女儿,那就得做好被他们报复的准备。
萧淮对于她的吩咐,自然又说好,兄妹三人都忍不住笑。这次萧玉铭先起身道:“我的账册还没看完, 去看账册了。”
萧玉宸和萧玉珠一听,也连忙站起身,说他们也要去看账册。兄妹三人一前一后快步走了,屋里就剩下唐书仪和萧淮,两人又是一阵哭笑不得。
“对于这件事,国公爷还有什么看法?”唐书仪问。
萧淮放下手中的茶杯,说:“李承意可能会有更深的想法,他若是下旨赐婚,我们抗旨的话,他就有理由治我们的罪了。”
唐书仪点头,“确实如此,那国公爷打算如何应对?”
萧淮冷笑,“他是太闲了,才会天天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给他找点事情干吧。”
他说话的口气随意又淡薄,唐书仪听了忍不住想笑,这是有多看不上皇帝啊!
“国公爷打算给他找什么事情做?”唐书仪问。
萧淮:“他年龄大了,该立储君了。”
唐书仪忍不住给他竖大拇指,这真是直击要害啊。黄帝现在的心病,一是萧淮功高震主,他想除去却没有办法。
二,是个皇帝都不想有储君,太子有时候跟皇帝处于竞争的位置。三,皇帝的儿子一个个都不中用,且现在只剩下了更不中用的三皇子和四皇子。
皇帝是个要面子的人,他的儿子不争气,虽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真的拿到明面上来说,那就是在啪啪打他的脸了。
所以说,萧淮这个让皇帝立储君的主意,真真是直中红心。不过,唐书仪有一个担忧,她看着萧淮问:“皇帝会不会再想起景熠。”
“李承意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打景熠的主意。”萧淮道:“但就是他豁出脸去,想把景熠给要回去,也不会成功。景熠以后都是逍遥王的儿子,无论以后景熠是什么身份。”
唐书仪听了他的话,端起杯子垂眸喝茶。也就是说,他想让李景熠当皇帝。
萧淮看了她一眼,斟酌了一下语言,道:“夫人应该也有想过,景熠有一天登上那个位置吧?”
唐书仪把手中的茶杯放到桌子上,目光坦然地看着他,道:“是,从一开始教他读书,我就是在下赌注,赌有一天他可能成为皇帝。”
他不知道萧淮对她的做法会怎么看,不是每个人都能承认自己自私的,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若萧淮觉得她教导李景熠带有目的性是不对的,只能说两人三观不合。
而这时萧淮也目光坦然地看着她,笑了下道:“夫人眼光很好,学识更好,景熠被你教得很有明君潜质。”
唐书仪听他这样说,放松了身体斜靠在锦榻上,看来到目前为止,他们两个的三观还是很合的。
“国公爷是想把景熠送上那个位置?”唐书仪直接问。
对于这件事,既然已经开诚布公了,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萧淮能猜到他的想法,所以也很坦然地说:“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唐书仪点头,“这样确实对我们最有利。”
萧淮垂眸沉思了一瞬,问:“我见玉珠和景熠玩的很好,夫人是否还有别的想法。”
唐书仪摇头,“没有,一切顺其自然。”
虽是如此说,但她还是有些担忧的。若是有一天李景熠当上了皇帝,而玉珠对他又种了情根,玉珠以后的路就不会太顺畅。但自从李景熠在皇宫救了玉珠那一刻起,两人的缘分就已经结下了,她若是阻拦倒是更不好。
萧淮嗯了一声,“夫人不必担心,若是玉珠和景熠真的情投意合,我自然会为玉珠扫清障碍。”
唐书仪相信他的话,也相信他有这个能力,但她更希望到时候,是李景熠自愿护着玉珠。若不然,玉珠也没有必要与他在一起了。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儿了。
“景熠现在看着是个好的。”唐书仪道:“在崇光寺的时候,太妃说让景熠跟国公爷习武。”
“是,”萧淮看着她说:“只是不知道夫人是什么意思,毕竟你是他的老师。”
唐书仪目光看着窗外,道:“既然国公爷与我的想法差不多,自然是可以的。不过,要不要登上那个位置,还是要看景熠的意思,希望国公爷尊重他的意见。”
第27章 以后他成亲了难道也要如此?
不是所有人都想当皇帝的,例如逍遥王。其实,若是有当皇帝的机会,唐书仪也是不愿意的,太累。而且,一个搞不好就会被人暗害或被人造反,真是费心费力,又危险指数极高的职业。
但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也不同。唐书仪即使开始的时候,有投资李景熠的想法,但两人师徒这么长时间,感情早已发生了变化。
现在唐书仪对于李景熠能不能当皇帝,已经不是那么在意了,她更希望他能做好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那个孩子以前的生活太苦,拥有的东西太少,以至于现在拥有了一些东西后,患得患失。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活成他们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唐书仪跟萧淮道。
萧淮靠在椅背上,看着闲适地靠在锦榻上的女子,雍容华贵中还带着些淡然。想到她平时的一些行为和思想,他猜测,这位夫人现在的灵魂应该来自现代。
不过,他不想马上去验证,他们两人现在就是比较熟悉的搭档,远没有到相互信任的地步。这种情况下,他若是试探的话,很容易引起她的排斥。
“夫人豁达。”萧淮看着唐书仪道:“夫人想活成什么样子?”
“我啊!”唐书仪看着他笑,“有钱、有闲、吃喝玩乐。”
萧淮呵呵笑,“我与夫人志趣相投。”
唐书仪哈哈笑了两声,“以后要承蒙国公爷照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