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一位出自西宁村的年轻小兵李大捷,小心问道:“顾大人,今日的法子用下去了之后,真的能每亩都增产几斗吗?”
顾璋道:“当然能,今年秋收就有效。我记得你就是西宁村人,你家有几亩地?”
李大捷笑得见牙不见眼:“我家有十亩地!每亩多几斗的话,我家收成能多好几石,我娘烙的小饼可好吃了,等秋收了,我让娘用最新最好的面,给您烙小饼吃。”
他恨不得把顾大人捧在手心里,小心翼翼带回村里!
这可是比地里的麦子还金贵的金疙瘩!
顾璋也笑着应:“好啊,你小子到时候可别忘了。”
“保证不会忘!”
“他要是敢忘,我们都帮您骂他!”
说着,还真有人去拍了年轻小兵后脑勺一下,拍得他疼得直咧嘴。
顾璋一行人从岩武城出发,迎着朝阳赶往西宁村。
还有许多村子的百姓,正从四面八方往西宁村赶。
尽管顾璋说了,会安排衙门里的人先学,学会之后,去往每个村子里,一对一责任制帮扶,但百姓们哪里等得了?
有的是村长自己带着两个聪明的后生来。
有的是村长留守,派了村里最擅长农耕,或者最聪明的晚辈前来。
他们也许提前一天就出发,背着干粮,背着水壶,就跟话本里的侠客一样,天为被地为床,靠着两条腿就出发了。
即使没有亲戚在西宁村也不要紧,豪爽的大小伙子拍拍胸脯:“没事,我身子骨硬朗,现在天热夜里去晒谷场睡也不会着凉!”
早在一天前,几乎岩武城周边所有的村子,都派了人来西宁村。
整个西宁村满是人头,跟赶大集过年似的。
一大早,天都还没亮,只透出一丝微微的晨光时,除了不懂事的小娃娃还能打着呼噜睡觉,大人们都醒了!
激动得完全睡不着觉!
正在喝大碴子粥的男人又抬头问:“顾大人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你都问了八百次了。”女人也着急,其实她也去看了八百次了,也还是心里不踏实。
“我再看看!”男人一口喝完稀粥,蹬蹬的就跑过去检查,又感慨道:
“这些鸡蛋壳和大骨头,竟然还能帮田增产,真是想不到啊。”
类似的对话,发生在许多西宁村的人家。
等他们随便吃了点,扛着锄头出门,才惊:“怎么都起这么早?”
“睡不着觉啊。”
激动得睡不着觉的两拨人,一波守在村口,一波蹲在田边。
蹲在田边的人是最多的,因为村口塞不下那么些人,被村长以碍事为由,都给赶回来了。
而田就不同了,一亩田就足够大,围着一圈能蹲好多人!
农家汉们看着地里的苗,不住叹气:“咱们的麦子太可怜了,看着就跟瘦得风都能吹倒的麻杆似的。”
“我都不敢想,宁都那些一亩能产四五石的麦子,会有多好看,肯定又高又壮,穗粒肉乎乎的特别可爱吧?”
“我等会儿肯定好好学,我可是我们村最聪明的,要不是体格不够,进了军营指定能当个百夫长,肯定能学会的。”
蹲在田边的农家汉们正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有的看着他们地里的麦子,眼泪吧嗒吧嗒就掉下来了。
也有的越看地里的麦子越心酸,尽管边关地广人稀,可以开很多的地,但是也要照顾得过来才行。
他们比旁人辛苦好多倍,耕种更多的田地,最后收成却更低,如今想来,谁不心酸?
他们是有力气,但他们的力气就更贱吗?凭什么呢?
从村口传来嘹亮的欢呼声。
“顾大人他们到了——”
蹲在田边的百姓一下跳起来:“来了来了!”
顾璋才进村门,就被乌泱泱的人头给惊到了。
踏风眼睛却亮晶晶的,这么多人都围上来,这可比它在马群当老大更受欢迎!
顾璋跳下马,牵着踏风往里走,问西宁村村长道:“附近有这么多村子?”
西宁村村长赶紧解释道:“我原本是按照您的吩咐,通知附近村子,但是听到消息之后,大伙都背着干粮来了,都想跟您学,都敬仰您呢。”
顾璋:“那你安排好,首先保证那块地的家人和衙门的人都有位置,后头想看的人不要拥挤,发生踩踏。”
西宁村村长保证:“保证不会出问题。”
村长转头就一脸凶狠地大声吆喝:“都让让啊,让顾大人和衙门的人走到前头,他们先学会了,才方便更好教我们,要是谁敢往前头乱跑乱挤,我们西宁村的汉子可不是吃素的!”
喊完了,回过头来又努力挤出温和笑脸:“您要不要歇歇?”
顾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