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堂忖度着措辞,缓缓道:“三等太低了些,一等又、又不太合适,索性列为二等吧。”
世家再没落,也不能这般跪舔皇家啊,直接让一个兴盛不足二百年的家族成为甲等。
而且郑氏是武将出身,祖上根本就没有出过宰相或是九卿,严格算起来,根本就不符合世家的要求啊。
李家老祖宗眯着眼,没有说话,不过看他的情,应该是认可了李祐堂的说法。
一提到郑氏,李其琛的心情就很是复杂,根本不知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李其璜是世家的思想,所以十分赞同父亲的意见。
唯有李寿,想都不想就提出了异议:“阿翁,这般不妥。”
李祐堂眉头微紧,“哪里不妥?”
这个孙子,到底是姓李还是姓郑?
怎么一关系到郑氏,他就比谁都积极?
“郑氏为君,李、王、顾等皆为臣,岂有君为二等,臣为一等的道理?”李寿仿佛没有看到祖父的不满,异常坚定的说道。
“自古以来,世家都是如此定级,又关君、臣何事?”李祐堂理所当然的说道。
近千年来,王朝更迭、皇帝轮番做,唯有世家屹立不倒。
世家也不是一成不变,有的家族没落,也有新的家族崛起,这其间,世家的队列中有皇族,可并不意味着皇族必须是世家。
所以,君臣什么的,在世家的世界里行不通。
李寿直直的看着李祐堂,再次说出那句话,“阿翁,时移世易啊。”大梁不比以往,世家已经无法对整个王朝形成垄断了。
李祐堂当然知道这个情况,可、可《氏族志》是世家的事,是他们坚守的最后一块阵地,他实在不想让皇家任意染指。
“阿翁,切勿以臣慢君。”李寿见李祐堂还是十分不虞,又补了句,“李家不比顾、郑两家。”
顾家有顾琰,郑家有郑文渊,都是宰相,且与新朝建立有功。
就算因为《氏族志》的事惹恼了圣人,也不会对自家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而李家呢,李家有什么?
族中最高的官职居然是李寿的安西侯。
李家更多的子侄,如今还在五、六品的中级官职上努力着。
想要入中书、拜宰相,估计还有个二三十年可熬。
李家的家主必须在这二三十年里,给子侄们保驾护航,确保他们有安全的成长环境。否则,家族谈何复兴?
想到这些,李祐堂的色不禁暗了下来。
唉,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当年与郑氏结怨,直接让李家搁浅了近二十年啊。
李寿见李祐堂没了方才指点江山的激情,多少有些不忍,叹声道:“阿翁,不是我不为李氏考虑,实在是……当年咱们李氏为圣人打开科举的僵局,族中子弟才渐渐步入朝堂。如今新朝立国不足三十年,圣人却提议重订《氏族志》,难道阿翁会不清楚原因?”
李祐堂当然知道,圣人急着重修氏族志,究其根本,无非是想把郑氏抬为世家!而且还是等级最高的甲等!!
李家不比顾、郑两家,想让子侄们在朝中顺利发展,就只能抱圣人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