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基本的角度来说,带兵是一件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更多小说 ltxsba.top将领和兵士的配合、默契、协同作战,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打仗前,需要练兵期,而且并不是每个大小将领的能力都是均衡的,这个练兵期的长短,和带兵人数、将士能力休戚相关。
什么时候能削兵权?至少要等到仗打完了之后,国家安定了之后,军中的变动会导致战力的下降,这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和缓的外部环境。
而且每年的军费开支也不是什么小数字,当然目前宋朝的国库还算能支持得起这笔费用,再加上将领在驻兵地区的供给,这倒不是重点的难题。问题是,现在是削权的时机了吗?
怎么削又是一个问题。赵构其实采取的方法还算想得比较周全,全削不现实,但是得敲打一下。那么就挑一两个出头鸟打一下,然后对其他人要么荣养,要么适当削减他们手头的权力。哪个派系的势力大了就打压一下,然后再扶持几个别的势力,形成军中的相互牵制。
涉及到金人的事情,阿娇还能说得上话,这个国内斗争还是不要沾手了。上次拉下了个秦桧,结果又来个万俟卨,阿娇颇觉得得不偿失。这次兵权是核心问题了,阿娇三缄其口,绝不多言。
这个时期的宋朝将领太多,反倒不是什么坏事。谁敢动歪心思,那就是被千夫所指的命运,而且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强势的,说起来还是比较分散的。这种时候,削不削兵权都两可,好几个将领身子骨也不太硬朗了,不管是告老乞休还是在任上去世,都是自然地进行换血和新的平衡。赵构所不满的,一来是与一些将领之间的旧怨,二来是嫌他们权力过大,当然也有其他考究,比如将领在一个地方时日长了之后,上下党羽就会沆瀣一气,百姓遭殃之类的,这些是顺带的。
阿娇在给赵伯琮讲韩非子里的故事。北宋时期的宋宗就很喜欢读韩非子这本书,可惜他英年早逝,王安石的变法没有进一步地改进下去,然而韩非子的书的确是非常适合这些帝王候选人来看的。
阿娇这一日正好说到的是《定法》里面的第四十三篇,谈及到法治和术治并存的重要性。阿娇说道:“《韩非子》这样的书,虽说老师不会限制你读,但也不会精讲,这要靠你自己体悟,可以多看、多听、多想,这一篇你自己看吧。”
韩非子的书其实非常适合帝王参考,尤其是这一篇有关法治和术治的,涉及到的是君权统治的核心内容。术治是指帝王要有自己的手段,不能被臣下轻易猜测中想法,也要能辨别哪些臣子是好,哪些臣子是坏,哪些人可以用来做哪些事,哪些人可用,哪些人可利用;法治则是涉及到制定法律、完善法律,辅佐治国。
韩非子虽说从老子的学说中演化而来的,但毕竟算不上黄老之学的正统之流,阿娇在汉代的时候,还多听人对其有过非议。然而这几世的辗转,阿娇才意识到,韩非子的思想是说给谁听的。孔孟大道,这些针对的面很广,而且为处于不同阶层的人,都能提供修行自身、约束自身的一条条准则。然而韩非子的很多想法,是特定针对位于君王这个位置上的人。
新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阿娇很识趣地留在了门外,门里的世界肯定是精彩纷呈,但是已经不是她能去引导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