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过来,我给你补课。”
林家人就说:“知青点那冷,连个炉子也没有。到家里来,到家里来暖和。写字不冻手。”
刘爱国居然真琢磨了:“那也成。回头我们多带两捆柴过来,就到您这里借个热炕……” “用不着,用不着……”
客气来客气去,这才说成。
第二天,刘爱国兄弟吃过早饭就过来了,一人背着一捆柴。也不管林家人怎么说,直接放下就进屋了。取暖是假,主要是他们觉得自己妹妹住在这里,就算知道有季子同的关系在,他们不会慢待她。可他们再时不时的过来走动,也能让他们对她更好点。
这年头,谁家也不容易。村长家的日子在村子里算好的,可也有限的很。而农村人做饭吃饭都是定量的,有什么东西都算着吃。他们到没想着林家把好东西全都给季颜敞开了吃,可能多一点是一点不是?
上午,季颜学习,到中午,刘爱国给她布置了作业就走了。下午他们不过来,她就跟林大嫂林二嫂一起做针线。这趟过来,她带了许多毛线,之前已经给季子同织了一件了。剩下的,正好给刘爱国兄弟一人一件。
一边织一边聊家常,说村子里的八卦。
“小颜这手艺真好!”看着季颜织出来的针花,林大嫂满眼的赞叹。她也在织毛衣,林婶子这会儿不让她动小针,就只能用这样的大针。她织是最常见的元宝扣,元宝扣其实挺好,最是厚实不过的。但女人么,就是这样。“这城里的花样就是多。”
这跟城里没关系,这是她上辈子就会的。
“其实都一样。”季颜手上不停,嘴里也不停:“只要不跳针漏针,多别几针,花样自然就出来了。”
“唉哟哟,这哪能一样。”林大嫂摇头:“这也得是你手巧心巧呢,不然谁能想得出来哟。”
其实还得有很多线,织的多了自然就巧了。可惜,这年头能穿得起线衣的本就少,一年能织上一件,那就是了不得的家底了。
跳过这话,又说起怀孕的事来,说着说着,又说到知青点那边:“之前嫁到镇上的那个林红玉,听说一个人偷摸着跑到县里,把肚子里的孩子给拿了。你说作孽不作孽?”
季颜还真不知道这件事:“她干嘛要……”
“听说是想回城呢!”林大嫂就摇头:“我们当家的说,她男人知道她把孩子弄了,回头就一顿好揍。之后别说小月子了,现在被磋磨的都不成人形了。”
“该。”林二嫂愤愤的道。她想要孩子时时不来,这有了孩了还这么糟践,她最是看不上这样的人:“连自己血肉都祸害,哪还有什么人性。”
“人跟人啊,就是不一样。你看许四美现在在王家,安安份份的,强子把她当心肝宠着,多走一步都舍不得。”
“那林红玉从一开始看着就不像个好的。”
“还有那个李春,听说跟学校里的一个老师也好上了……”
“那也挺好,这一年年的,这些知青个个都想回城,可真回去的有几个?我看啊,悬的很!到不如安下心来,蹋蹋实实的过日子。”
“其实也怪不了他们,这城里的日子好啊。谁不想去?”
这些事季颜插不上话,就干听着。要说知青,今年县里也在提什么支援边远农村的事。初三最后一节课,老师就说了这事,给大家作思想动员,鼓励他们走进农村,将知识带给农村。说得好像农村没有了他们这些知识青年,就玩不转一样。
很多学生都被打动了,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激动的想去呢!等明年一开春,只怕就要一批人真的去支援农村了。不过,s市的他们这一行,支援边远农村结果跑到这里。也不知道这里的知识青年支援边远农村,又会被派到哪去。
“听说,过了年,咱们这里还得再来一批知青呢!”林二嫂突的小声道:“你说那些知青,好好的城市不待,都往农村跑干啥?”
“下乡是思想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