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是一个工业大省,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好省领导班子,对搞好全省工作至关重要。这次年度考核,是中央的一次重要工作部署,希望各位同志配合我们的工作,积极反映情况,提出问题和建议,协助我们做好这次考核工作。我们住的是北省宾馆818房间,联系电话是********,大家有问题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
坐在台下的人,本来是想聆听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的,没想到对方拿着稿子念了一气。于是下面就开始有了议论:这么大的领导,怎么还念稿子呢?
是啊,他应该甩掉稿子,来个即兴讲话。
这么严肃的场合,不拿稿子发生口误怎么办?人家这叫庄重、慎重。
算了吧,故作深沉。没劲!
他这张稿子,是个万能稿子,到了哪个省都是这么一念。只要把省的名字换了就可以了。
有个副省长甚至开玩笑直接开到了庾明身上:庾省长,过去,你关部里下去考核干部,是不是也拿着这套稿子到处念?
庾明听到这声问,回过头来,朝那个副省长做了个弹脑壳的手势,然后笑了笑。
呵呵,就是这个样子嘛!看来,这位考核组长念的还是当年庾省长用过的稿子哪!
接下来,周围是一阵吃吃的偷笑。
不过,考核组的工作安排可不像人们议论的那么简单。考核组长讲完了话,接着就真刀真枪地动真格的了。省委组织部的人一个人拿了一迭《考核问卷》逐个发到与会者手里,要他们当场填写。
《考核问卷》一共有四张,其中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每套班子各占一张。每张的问卷上都印了各班子人员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分列了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出勤情况、工作业绩四项内容,第项内容下面划分了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拿到问卷的人都要在相应的人员、等次对应的空格里打上勾,按照问卷设计的初衷,似乎只要这么一问,一答,一个干部的德、能、勤、绩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然而,虽然接到问卷的人都是些高级人物,但是他们对回答这个问卷的问题似乎显得很不耐烦。有些人拿过问卷草草一看,就忙不迭地在优秀等次的空格里打上了勾。“人家肯定都优秀,不优秀以当领导吗?”
他们一边飞快地打着勾,嘴里还不停地为自己的做法解释着,这样,有的人刚刚接到问卷,几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划完了,然后急不可待地要往会场外面走。考核组长大概也看出了这部分人的浮燥,立刻在台上提醒说:五分钟之内不得退场!
于是,这些已经站起来的人不得不重新坐下,在划好的问卷上描了描,看看手表的指针到了规定时间,便腾地站起来,一个个赛跑似地将问卷投进了预先设置好的考核箱里。
人们投卷完毕,考核组委托省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将问卷收起来,放到信息中心的计算机上进行扫描汇总。不一会儿,汇兑结果出来了。考核组长拿过来结果一看,不由地大吃一惊!
第二卷:厄运当头 第263章 录音电话
考核组长之所以吃惊,是因为这次问卷结果出现了意外。
通过多年的考核实践,他认为这种问卷考核不过是在正式考核之前搞一次民意测验,了解一下领导班子在民众中的基本评价。一般情况下,问卷的结果都是得优秀等次的人多,得称职等次的人少,而不称职那一档,基本就没人填写。即使个别有填写的,也是个别人为了泄一下私愤。通常,这种问卷不会影响考核大局。
但是,今天的考核问卷一汇总,却出现了两个十分意外的情况:一是在副省长吕娴的总体评价中,有一半的人填写了不称职;二是在副省长龚歆的总体评价中,有一半的人留下了空白,采取了弃权的态度。
一半,这是个不小的数字。今天,参加会议的人总共500人,一半人就是250人。如果一个副省长得不到半数的赞成票,今后的工作可怎么做下去呀!
不过是一次火力侦察似的预作测,结果就出现了这种问题。今后开展正式考核,说不定还会出现什么意外哪!
面对这个不应该出现的结果,在场的人员不仅是感到惊讶、意外,吃惊,甚至都有点儿害怕了。因为,这种情况,是他们不想看到的,也是上级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事情却毫不留情地出现了……
“处长,怎么办?”
考核组的副组长看看组长,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着急。”
贾组长沉下脸,眼睛眨了眨,“请示一下老板再说吧!”
老板,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主管考核的杜局长。这种意外的情况,他是处理不了的。况且,这事儿还不能拖延下去,因为,按照通常的情况,考核组应该向省委领导通报一下测评结果。如果汇总结束了迟迟不通报,势必让人家多疑。
他在那儿守着计算机出现的汇总结果怔怔地看了半天,没有说话,想了想,还是回到了自己住的屋子里。
为了谈话方便,省委给考核组的人租用了宾馆整个八层楼的房间。考核组的人加上省委组织部的接待人员,每人住一间,组长则住了一个套房。组长回到自己的套房,拿起了电话,给北京的老板打了过去。
对方的电话响了,却久久没人接电话。
难道……组长看看手表,离吃饭时间还早呢,这位局长,干什么去了?
就在这间歇的工夫,他突然感到,自己拨这个电话,有些盲目。这个情况非同一般情况,说说就拉倒。这情况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影
响到一个人政治前途。自己向老板汇报,必须得先掂量掂量,想想怎么说才好。龚歆和吕娴都是杜局长看好的干部,现在考核遇到了意外,他肯定不会承认这个事实,他一定会设法补救。如果补救,就得想方设法掩盖事实,回避真相,让他们两位“过关”这其中,必有“厚黑”成份、“厚黑”手段,而这种厚黑成份或者厚黑手段的执行人,非他这个当组长的人莫属。这种事,做好了行,做不好,就容易自己搭进去。如何既取悦于领导又保护自己的安全呢?这时,他突然发现这是一台录音电话,他想,如果把杜局长的指示录下音来,以后出了问题,自己就可以逃脱责任了。
想到这儿,他禁不住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高兴。于是,在第二次拿起电话听筒之前,他先是看看屋里屋外是否有人偷听;然后小心翼翼地按下了录音键,这才壮起胆子来汇报情况。
“喂?”
这一次,电话铃一响,对方就拿起了听筒。
“杜局,我是老贾。”
“哦,测评怎么样?”
“不太理想。”
“怎么,不太理想?哪儿出了岔子?”
“吕娴和龚歆。”
“他们俩?怎么回事?”
“龚歆的测评问卷上弃权的很多;而那个吕娴,竟有50%的人填写了不称职。”
“不称职?怎么搞的?是不是省委书记在会议上发出了错误的信息导向?”
“没,没有。省委书记在会上什么也没说。”
“那……就是庾明捣了鬼,在台下做了手脚。”
“不会吧?”
组长使劲儿晃起脑袋,“这次考核,事先他根本就不知道消息。省委书记通知他之后,他才知道的;这……他会做什么手脚?”
“老贾呀,那个北省,复杂着呢!嗯,当初提拔吕娴,他庾明就反对;他坚持要提拔那个鞠彩秀。后来,既成事实了。他又暗中排斥吕娴。这样的话,那个吕娴的得票能多吗?”
“可是,我观察了一下情况。看不出庾省长有什么动作啊?”
“老贾,对于省级班子,我们不能看表面现象。要看实质。”
“实质?”
“是啊,你想想,在一个省级政府班子里,两个副省长连下属50%的率都得不到,这不是很怪吗?”
“是有些怪。局长,你说,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这个结果不能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