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是知名作家的文风的确和网络大相径庭,被骂实属正常,可是他们不这么看啊,凭什么骂人?
于是,一场知名作家和读者的对骂竟然浩浩荡荡地展开了。
读者说,网络不适合你,还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这边知名作家就说,你们这样的素质也只配看网络这种快餐了,因为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做文学。
读者又说,哈,网络这种快餐你都写不来,还谈什么文学?
那边又来:网络也配称文学?不是不能,而是不屑为之罢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邀请名作家开书的事情,彻底地黄了,不但没有捞到鱼,反而还惹的一身骚。
事实上,网络和传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前世就有网友说,你让金大师的在网络上,照样扑街,君不见,前世有穿越鼻祖之称的黄大师,在前世的网络网站文照样傻眼。
网络受众广,看本身就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看什么文学。
就算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的作品,拿到网络当中去,照样扑街,因为两者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不过,那位作家的网络不配称文学,没有技术含量等等,却是掀起了一场争论。
网络到底能不能算的上是文学?
这一点,引了广大读者的争议。
一边认为,网络就是网络,干嘛扯到什么文学的高度上去,这不是本末倒置嘛。
如果网络成了和传统文学一样的话,那么还有多少人看?
另外一边认为,其实很多网络,传播的东西,比如文化类的东西,历史知识等等,一点不比传统差,那么为什么就不如传统了?
难道浅显易懂的东西就不是文学了?
只是这种争议永远也讨论不出一个最终的答案出来。
于是就又有人说了,网络除了寥寥几部优秀的作品以外,创造的价值远不如传统的。
看看那些改编影视作品的,又有几部是网络?而哪怕改编影视作品,网络的逼格也远远没有传统来的高等等。
这么一说,网络的支持者不爽了,怎么就没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难道不算吗?
《纸间情》和《流星愿》难道不算吗?
只是说这些的时候,支持网络一方的声音却有些弱了,因为实事求是地说,的确,那些畅销书作家的作品改编影视作品,或者说社会影响力啊等等,都远远不是网络可比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是特例,事实上《第一次亲密接触》抛开推广了qq,在影视改编上,成绩的确是叶秋的所有的作品当中最差的一部。
于是被说的哑口无言的网络的支持者们,把战火延伸到了叶秋的新作《鬼吹灯》上面。
《鬼吹灯》的社会影响力够大吧?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算不算?</P></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