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甚亮眼的地方,亦无甚特别不好的地方。
此人,配不上贺掌柜。
不论品貌与气度,单看此人在厅堂中局促得无处安放的手与那股略带窘迫的色,他就配不上,敢在裴家七郎跟前摔杯明志的贺掌柜。
更何况,钟家那点儿闲事,是他让小肃去抹平的。
干这厮何事?
徐慨头微微一偏。
小肃知机地从黑暗中显了身形,徐慨与之耳语三两句,小肃立刻转身,快步出了厅堂。
没一会儿,便有一位着靛色官服的京兆尹官员快步入了“时鲜”的厅堂,张望到了胡文和所在,几个跨步,“今儿个不是你当差吗?怎么在这儿吃饭呢!城东出事儿了!快走吧!”
有人搅了这场晚饭,胡文和没想到自个儿的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赶忙起了身,探头看了看灶屋,又觉得自个儿穿着官服去灶屋不合适,便冲柜台后的钟嬷嬷拱手作了个揖,“衙中有要事!还劳烦您同贺掌柜说一说,今儿个某便先走了,改日再来尝尝贺掌柜的手艺。”
钟嬷嬷人老成精,如何看不出胡文和的局促,笑着应承道,“公事要紧,我会和钏儿说。”
胡文和与上峰转头便出了“时鲜”的门。
一出了门。
胡文和只觉压在胸口上的抑气消散了不少,逃也似的回头望了眼“时鲜”的大门,苦笑着摇了摇头——当初爷爷敲边鼓,警醒他要门当户对,如今,不过短短大半年的时间,含钏开了食肆,做了老板娘,食肆的门不是鸿儒大家、勋贵豪门、家底足有底气的,压根不敢进。
而含钏却应对得游刃有余,将食肆经营得风生水起...
一百来两银子说给就给。
林场庄子,说买就买。
一个小小娘子,竟也能做到这个地步?
胡文和突然想起钟嬷嬷这门官司的诡异之处,迟疑着问上峰,“考生买题舞弊案,按律法,其父母可判杖责三十,亦可判削籍为奴,缘何此案从重办理,而非折中?”顿了一顿,再道,“还有一点,微臣未想明白,循旧例,若一家皆削籍为奴,那家中庶务多半尽数充公,几十年来只有极少数的案子是划判为亲属继承所有,钟嬷嬷虽是宫中放归的老奴,却尚未通天,如何会做出此等决裁?”
这个案子看似处处合规,处处根据大魏律例做出裁决,可细细一想,只觉得有不对的地方。
判案多半是折中,而非从重;多半是循旧例,而非开先例。
若是硬要将宅子和那些田地尽数充公,京兆尹是说得通的。
甚至,这本就是京兆尹办案的常态。
站在亲属的立场考虑,为亲属的利益谋算,京兆尹从不做此等利民之事。
着靛色常服的上峰斜睨了一眼胡文和,“不该问的话不要问,不该说的话不能说,在京兆尹当差这么些年了,这点道理都没学会?”
说实在话。
上峰自己都不知道,背后的人是谁。
这案子是他判的,这点不错。
可判案之前,京兆府尹大人特意召了他前去指点一二,意思是办这条案子时,对事主手紧一些,对背后的苦主手松一些,松松紧紧的,他一时间还未听懂,气得京兆府尹大人拿出厚厚一册大魏律法一条一条地同他讲解...
他也是做了这么久的官儿了。
还没这么丢人过。
可反过头一想,京兆府尹是管辖整个北京城的主官,天子脚下,皇城根底,这三品大员的分量绝远远胜过势弱的六部侍郎,指使得动京兆府尹的人物,便是寻常的勋爵人家都做不到!
这背后的水深,是他们这些个低等官吏无法想象的。
上峰也回过头看了眼灯笼高挂、处处透露着古拙雅致的食肆,又想起先前同僚说起这个食肆——吃食惊艳,收价过高,掌柜的却长得倾国倾城。
再想起将才,城东英国公家的小厮火急火燎地来京兆尹,指名点姓要如今在“时鲜”吃饭的胡文和出任务。
心里略微有了点影子。
京中卧虎藏龙,他早已见怪不怪,再看一眼仍在状况外的下属,上峰好心提点,“你若和这食肆的老板娘关系好,有交集,于你的仕途自然是好的。只是凡事有度,不要越线,不要妄想,方为处事为官之道。”
上峰含含糊糊的几句话,却在胡文和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含钏心里也有点平波镇浪,低头看了看摆得漂亮、雅致的牡丹鱼片,再看看空无一人的桌子,蹙了蹙眉。
胡文和人呢?
第一百零五章 牡丹鱼片(下)
含钏与胡文和返回食肆时,天色就晚了,如今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小双儿正收拾着桌椅。
含钏转头问钟嬷嬷,钟嬷嬷拨弄着算盘,头也没抬,“说是城东出了事儿,上峰来把他揪走了,说是这案子只有他能办。”
钟嬷嬷说话间有些不以为然。
含钏没听出来。
只再次低头看了看盘子,三朵硕大的、由鱼片炸成的牡丹花正孤零零地绽开。
含钏有点失落。
倒不是因胡文和走了。
只是这牡丹鱼片,是她拿手的一道菜。
也是白爷爷手把手教她的第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