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吹了吹那片诗,手指抚过,不带墨痕,这才把画交给旁边的宦官,那宦官一接,立马知会,卷了起来交给他:“七王爷,您收好。”
此人正是当今圣上的胞弟,永乐王周溱,人称七王爷。
七王爷接过画轴,一手捧着,往上提了几分,说道:“那臣就谢陛下赏赐。”
皇帝摆了摆手,又坐回桌前,“不必。只是朕往上印了章,提了字。”他摆好砚台,又问:“等这位子晚先生来了,你可也一起同朕会一会?”
周溱生平最怕同满腹经纶,张口就道仁义礼智信的文士打交道,一听就下意识拒绝:“不必了…”
“朕以为你这几年在府里清净,也懂得品一品这些风雅之作。难不成还像早些年一般爱去八大胡同那块儿吗?”
“早就不去了。”周溱一愣,不懂皇帝怎么提起这茬子事。
“母后操心你的婚事,连同朕也要管你的家务事了么?”
“臣不敢。”他拱手,连道惶恐。
早些年他爱逛花街柳巷,闹得京中人尽皆知,都以为他是风流快活惯了,王府里才没个王妃;近些年收敛不少,平日不去八大胡同,亲自操练起兵部的兵吏来,王府却仍没个王妃主母。
不免怪,这下别人又说他好龙阳。东厂那帮子宦官生平最善趋奉献媚,听到点风声,居然给他送小倌。
周溱又气又好笑,难道前几年爱逛青楼的就不是他了么?
太后着急他的婚事,太皇太后也操心起来;每年选秀女,还要帮他也物色一二,他都拒绝了。
谁又能管得了这位七王爷呢?没人能管的住,连皇上有时都要让上三分的,最是嚣张跋扈。皇帝刚登基,七王爷不得不上朝,在那帮子能说会道文官中游走,这才敛了性子,不比前些年当个纨绔,举手投足却仍透着骄矜。
皇帝懒得操心他的婚事,无奈太后催促,叹了口气:“母后让你有空去趟她那儿。”
周溱唔了一声,把那副画抱在怀里,拱了拱手:“得了空会去的,臣告退。”说罢就出了养心殿。
皇帝见他风流背影,摇了摇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