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已经不年轻了。数十年的军旅生涯带给了他的是伤病与苍老。
曾经在锦州带兵的时候,至少是作为统帅,不需要冲锋陷阵。眼下九死一生之中回到大明,实在是没必要在冲到第一线里。
而且,在吴三桂看来,这个股本上百万两的远征公司也就是个类似皇商性质的东西。这种东西,还不就是给皇帝陛下用来敛财的?
既然如此,当个掌柜不说贪污,好歹可以依靠丰厚的俸禄养老罢。
甚至,吴三桂心中就是觉得这是咯养老的职位。
但祖大寿却显然不这么看,不仅掏光了养老的本钱投入了这远征公司里,买了一成的干股,更是拉着祖家不少人都上了这艘船。
他们上船却不是奔着各种清闲职司却的,而是纷纷买船雇人,置办货物,打算南下。
这样的举动,不仅吴三桂不理解,就是祖家之中许多人也是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虽然因为曾经投降清军的污点,关宁军被拆散后他们都十分低调不冒泡,纷纷退出军律。但就是要养老,那也委实没必要跑到凶险的海外去,在关内买田置地才是正经。
“掌柜掌柜,我也有远征公司的股本不是?虽然耗尽了咱们家财才购得一成股本,可如此,我也觉得已经足够了。这是圣上看好的事业,我能错过?况且,大丈夫不得一日无权。权力,不是拿来作威作福的,那是来做自己一生事业的。从前,我祖大寿的事业在军旅。眼下,军中的事情已经结束了。这海外开疆扩土,就是我祖大寿的事业。这等开创事业的事情,是做在床榻之上睡觉可以得来的吗?”祖大寿说着,脸上重新绽放出了无限生机。仿佛枯木逢春,老树生枝。
“在关内买田置地,也一样是事业呀。”吴三桂不理解。
“所以,你应该当兵,而不是学你父亲那般,经商呀。实话与你说吧,其实,你父也在这一回远征公司里入了干股,只不过他拿不出多少银子罢了。”祖大寿顿了顿,又道:“买田置地,那是致仕老翁银子没处花做的事情。更何况,这几年战乱惨烈,人丁凋零。买田置地又哪里是什么好注意?也许千百年来,祖宗们的经验是对的。但现在,恐怕不是了。”
如同那治乱循环一样。
乱世度过以后,因为人口死了一茬,国内重新趋于平静。这样的结果是人地矛盾得以缓解,尤其是华北地区,许多州县都是大片大片的无主之地。这种情况下买田固然便宜,可买了以后怎么耕种?
要找佃户的话,那却是难了。
因为朝廷不仅战乱地区的田赋,更是将那些无主之地直接重新分配。这些人可是未来的税源,而今基层治理能力极大提升的朝廷当然不会错过。
如此一来,想要找佃农可就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了。
更何况,各地工坊如雨后春笋冒出。进工坊里做事可比种田赚多了。这样一来,想要在各地寻找流民做佃农也不容易。
仔细算起来,买田置地可就不划算了。
“再者……去海外开疆扩土,可比在国内逍遥自在多了。国内的田地能传家,海外难道就不能?一百两的银子,国内能买一百亩水浇地都难,可放到海外去,开垦个上千亩,那就是世代是咱们的。更能……立院墙,置部曲,如何不比国内逍遥?再攻当地土人,索奴隶,圈田野……哼哼……这才是事业呐。”祖大寿说着,脸上眉飞色舞。
看着祖大寿脸上的神情,吴三桂虽然心中还有几分不以为然,可还是不由感觉动容。
至少,祖大寿是在这里感受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尤其是听到那咯立院墙,置部曲的时候,吴三桂更是隐隐明白了祖大寿的心志。的确,与其在国内与人抢食,何不到海外去开拓?
想到这里,吴三桂不再坚持,躬身一礼:“外甥,在这里祝舅父凯旋归来。”
祖大寿大笑,转身登上海船。
……
“亲征……亲征……”朱慈烺坐在回宫的马车上,喃喃的想着,思绪越来越飘得遥远。
他又不由再度想起了之前在六艺居里与皇后闲谈时说过的话语。
在宫内,的确是呆的太久了呀。
思绪飘过,车马回宫的时候,朱慈烺这才重新惊醒,从思绪里回来。
回了宫,朱慈烺不由深呼吸一口气。
又要面对繁忙的政务了。
没错,李邦华正准备一堆事情找朱慈烺谈呢。
“圣上,这是我准备的还辽令,还请圣上过目。”李邦华拿着一封公文,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听到是这件事,打起了精神,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还辽令就是此前李邦华所言,将辽东土地提前分割出来作为赏格的计划。当然,这还只是第一步,最终这个计划的全貌,就是将辽东收复。
开疆扩土固然是国策。
海外殖民也是未来的长久战略。
但这个战略里,此刻最重要的显然就是收复辽东,对清全面开战。
“辽西已经准备一年了,辽南的旅顺口也一样坚守下来。漠南蒙古经过土默特部与鄂尔多斯部的教训,光是面对河套上驻守的李定国部就战战兢兢,已然有重新臣服大明的趋势,除了铁杆的科尔沁部寥寥几部,蒙古侧翼的问题已经解决。而今,是时候收复辽东了。而这个机会,臣的准备,是三年复辽!”说话的是杨文岳。
还辽令里的军事部分显然就是枢密院所为。
说到三年复辽,朱慈烺心中一下子便滚烫起来。
但他反应也很快,想起了袁崇焕。
“卿家可不要给朕学袁崇焕呐。朕,耐心是有的。”朱慈烺笑道。
如果是换一个时候提起袁崇焕,那恐怕气氛就要一下子沉重起来。
但此刻提起袁崇焕,杨文岳与李邦华却是纷纷轻松的笑了起来。
崇祯时代,流传的是袁崇焕卖国的定性。但朱慈烺却不这么看,袁崇焕固然有问题。可大义之上没有问题。
此刻说起袁崇焕,其实也就是袁崇焕为了安崇祯皇帝的心提出了五年复辽。而现在,李邦华与杨文岳二人缺失更加激进,直接就提出了三年复辽。比起袁崇焕还要少两年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