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在高潮来临之前,总是举行水上特技表演。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当年是如何在波
涛上漂浮。在水上表演的人名叫“打浪儿”,似乎那些深识水性的人乘小舟出海,
船上饰以红绿旗帜,出去迎接涌来的高潮。苏东坡给那些“打浪儿”编出通俗的歌
曲唱。歌曲里说雪白的浪花吞没了“打浪儿”的红旗帜,浪潮遮蔽住半个越山的景
色。但是他也写出早晨酒醒后内心的感触: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
何异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
忧来不自寐,起视天汉渺。
阑干玉绳低,耿耿太白晓。
在日后引起是非的一首诗里,他挖苦了当权派,把他们暗比做夜袅。他那时正
同周抓游历岭南。根据记载,后来在审问苏东坡时,岭南的一个太守草拟了一篇呈
文,请求简化免役税的征收。这位太守曾经带着呈文经过杭州到京都,现今南返,
他在杭州告诉苏东坡说:“我被夜袅逐回矣。”
苏东坡问他:“你的话什么意思?”那位太守说他曾携带呈文到京都,将呈文
递交一个税吏,税吏命武装侍卫送他出城。苏东坡要看那篇文字,发现所提的是一
个很好的简化征收办法。
苏东坡又问:“你说夜袅是什么意思?”
太守回答说:“这是一个很通俗的寓言。一天,一只燕子和一只蝙蝠争吵起来。
燕子认为日出是一天之始,而蝙蝠则认为日落是一天之始。两鸟相持不下,他们去
请教凤凰。在路上,他俩遇见一只鸟,那个鸟儿向他们说:“近来我们没有看见凤
凰。有的鸟说他请假不在,有的说他正在睡一大觉。现在夜袅正在代替他的职位。
你们去问他也没有用。”
苏东坡写的那首诗,是给周郎的,诗里显出消沉失望,大有退隐之意: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奈何效燕蝙,属欲争前瞑。
后来,这些诗都被当权派搜集会仔细研究。内容并无煽动叛乱,没有公开批评,
没有公然反对当局。但是这些诗却如蚊叮虫咬,令人觉得刺痛、烦扰、不安;这种
刺激若是过多,也会扰人通宵,难以入睡。再加上苏东坡的一位好友王洗驸马把这
些诗刊印出来,可就更使人烦恼。在诗是表情达意最通俗的文学形式的时代,两行
巧妙的诗,比长篇大论的表章更有力量。而苏东坡当时是家喻户晓;他的诗在文人
雅集时是要歌诵的。对苏东坡的呼声不能再置之不理了。
在神宗熙宁七年(一o七四)九月,苏东坡在杭州的任期届满。他弟弟子由那
时正在山东济州任职,苏东坡已经呈请调到山东去。他所请照准,这次他是升任密
州太守,密州高青岛很近。他在济州只有两年,然后又调到徐州任太守,在徐州是
从熙宁十年(一0七七)到元丰二年(一o七九)三月。
苏东坡在向杭州南山、北山上寺院的方丈至交告别之后,携眷启程北上。他妻
子已经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丫鬓,才十二岁,名叫朝云,她以后在苏东坡的生活里
非常重要。
密州是一个很穷的县分,主要只长麻、枣、桑树,此地的生活和杭州有天渊之
别。当时官员的薪俸已经减低。苏东坡在他《菊赋》的序言中说:“余仕宦十有九
年,家日益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
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花菊食之,如腹而笑。”
王安石已去职,现由吕惠卿当权,创行了新所得税法。免役税的分派远非县中
人民所能负担。孩童死于道边。这一时期苏东坡写的诗中曾说绕城而走,葬埋尸体,
热泪盈眶,几年后,他在一封信里曾提起他救了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在自己家里
抚养。
这是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说也奇怪,这位大诗人在最难过的日子
却写出了最好的诗歌。按照中国的标准说,到了这一时期,他的诗才达到完全成熟
的地步。这时愤怒与苛酷的火气已无,只剩下安详平和与顺时知命的心境。甚至他
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中的乐事的享受,也比以前更洒脱而不执着。显然和他
在杭州年轻时之富有火气大为不同了。他对陶渊明的诗越发爱好,他那首《西斋》
诗和陶诗相比,简直可以乱真。在这首诗里,不但可以看到真正的宁静满足,还有
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以及对大自然本身的声音色彩显示出静谧的喜悦。原诗如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福祸亦非狂。
寒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也光。
鸣鸠得美荫,因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察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只有诗人达到这种与自然浑融为一时,他才能写出下面《吏隐亭》这样的诗句: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日清风眠北偏,朝来爽气在西山。
从这种神秘观,他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这种解脱正仿佛白云无心飘浮在山峰
之上一般。他的“望云楼”诗如下: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说来也颇有趣,往往为了子由,苏东坡会写出最好诗。苏东坡在由杭州到密州
时,心中思念子由,他写了一首词,调寄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敛。星霜耿耿,云山搞锦,朝露团
团,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
何难。用含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悠游车岁,且斗搏前。
又在密州时,想起不能见面的弟弟,他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批评家说这
首词写出之后,其它以中秋为题的词都可弃之不足惜了。这首词调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阀,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上面这首“水调歌头”是熙宁九年(一0七六)在密州时作的。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