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喜剧变成悲剧,神转折啊,有点接受不了。”
“格格,你太坏了。《诛仙》里让碧瑶死,不让她复活,最后甚至她的尸身都坠入万丈深渊。《悟空传》紫霞仙子没好结局,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你也没给她好结局。我想弄死你。”
“呜呜,哥哥是个大坏蛋,让人又笑又哭的。”
“一半喜剧,一半悲剧,这就是真实的哥哥,他的作品里都这样,终于看清楚格格。”
“……”
很多电影就是叫座不叫好。苏曈的大话西游就是这样,影评人不说批判得体无完肤,但也没几个说好话。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日五千万票房,再次震惊业内。
年轻人的喜好和价值观。让老电影人大跌眼镜,为什么这样的电影,那么多年轻人喜欢看?
以前攻击苏曈不知天高地厚的导演等人或媒体,全部息声,不敢再多说什么。
而在这个时候,网上出现了一个个网友的帖子。属于影评和鉴赏型的,令人大吃一惊。
“你在看大话西游的时候,如果笑得腹背抽筋,龇牙咧嘴,那么你很有幽默感。如果你看完了大话西游,你还笑得满地打滚,那么你其实什么都没看懂。如果你看完了大话,你忽然现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泪水,你总算看懂了大话的第一层了。如果你看完大话,笑也笑过了,泪也流过了,忽然怔在那里,忽然觉得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层了。如果你看完了大话,默默的坐在那里,你感到无处可去,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恭喜你,你看懂第三层了。”
“影片总体来看,好像是很凌乱的,似乎没有一个中心。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心情,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欣赏它,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和看法。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我们对西游记本身有一个印象,影片正是借观众本身对西游记的理解为线索的。在被解构的零碎废墟中提炼出精髓来表达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或者说为观众开拓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它要告诉我们,大话西游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你想的那样的,只要你愿意去思考。”
“大话西游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带给我许多欢乐,还有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我相信大话西游已经算是成功了。不仅仅是因为导演,编剧和杨菲菲、苏曈的成功表演,还有这部电影的音乐也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一。”
“在整个影片中,音乐总是和人物相对应,叛逆的悟空,大智若愚的唐僧,为爱而死的紫霞……这一幕幕天马行空极具喜感的场景中,人物形象总是性格鲜明而饱满,叫人过目难忘,而似乎每个人的形象都包括在了影片中穿插着的背景音乐里,当唐僧念叨着‘生又何哀,死又何苦’,背景响起的音乐似乎代表了他的心声,为了度化众生脱离苦海的良苦用心。电影在对紫霞的音乐描绘更是数不胜数,至尊宝拔出紫青宝剑的一刹那,在牛魔王领地重会至尊宝,单纯得相信了至尊宝的谎话,以及最后的最后,紫霞随着周身的七彩祥云飘下,尽管音乐的悲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以民族乐器为主要描绘,配上委婉凄美的曲调,似乎写尽了紫霞凄美的一生。至尊宝在照妖镜中看到了真身,悟空脚踏五彩祥云解救众人的场景下,响起激昂、雄壮的音乐……”
“……”
这些帖子,无疑是给正火热的大话西游火上浇油,燃烧得更加旺盛。
很多人没看过大话西游,看到这些帖子,忍不住决定去看,而且是要从上部开始看。
这下票房刚刚冷却的大话西游上部《月光宝盒》一下又涨起来,一天不到,订票数就上百万,票房达到两千多万。
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