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轰鸣声,在封闭的空间里显得单调。不过随着飞机的速度增加,转动往复的零件制造出来的声音,也在明显的发生着变化。
击落过11架飞机的巴尔,已经摸索出了很多的习惯。他喜欢在一个很接近的距离上开火,这样可以节约弹药,让他可以在天空中飞的更久一些。
二战的时代,制约战斗机滞空时间的,除了油箱里的油料之外,弹药也是致命的问题。
安装机炮之后,这些飞机平均携带的弹药量,实际上只有几百发而已,飞行员可以在十秒钟之内,就打光自己飞机携带的弹药。
新手飞行员,稍微紧张一些,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弹药消耗一空。
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初期大家都使用小口径机枪作为战斗机主要武器的原因——口径小,但是携带的弹药多啊。
比起机炮那100多不到200的携带弹药量,7.92毫米口径的机枪可以保证飞机一次携带上千发子弹。
只可惜,后期的时候,指望用7.92毫米口径的弹药击落一架B-17,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距离拉近到了极限,巴尔这才不慌不忙的扣下了开火的扳机。于是翼根处装备的两门20毫米口径机炮喷出了火舌,曳光弹喷涌而出,冲向了不远处的目标。
巴尔在瞄准器里,看到了自己的炮弹打进了那架P-40战斗机的机身,还有的撞进了机翼之中。
他甚至亲眼看见了,自己的炮弹撕开了对方的机翼,让对方的引擎燃烧起来。
然后,因为速度太快的原因,他的飞机就已经失去了视野,再看不见那架已经被打中起火的目标敌机。
FW-190B战斗机与它的目标擦肩而过,比起ME-109E战斗机来有些臃肿的机头,还有那标志性的短小尾巴,让它看上去并不那么好看。
实际上,FW-190B战斗机并不是一款好看的飞机,可是,平心而论,它却是德国战斗机里面,最适合发展后续机型的战斗机。
被20毫米机炮打中了机翼还有座舱的那架英国的P-40战斗机运气并不怎么好。它被炮弹打中之后,直接在天空中炸裂开来。
爆炸让它的机翼扭曲变形,机身也发生了断裂。机舱瞬间就被爆炸淹没,飞行员都没有跳伞出舱。
“打中了!第12架!”在口中嘀咕了一句之后,巴尔就驾驶着自己的战斗机,开始急速的爬升过程。
在速度接近650公里的状态下,让飞机从俯冲的状态下改到爬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僚机在他的身后掩护着他,让巴尔可以专心的完成这样的一个过程。
随着FW-190B战斗机的加入,这场空战变得更加血腥起来。要知道FW-190在对手之中可是有“屠夫鸟“外号的飞机,一般来说,能被称作屠夫的,自然也是一个难缠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