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阿尔巴尼亚全国局势完全稳定下来,奥匈帝国迫不及待地前来收取“投资回报”,早有准备的奥匈海军派出半支主力舰队开抵阿尔巴尼亚海域,六千多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都拉斯港强行登陆,当地守军接到奥尔达西的命令未作抵抗。就在同一天,奥尔达西将军代表阿尔巴尼亚临时政府与奥匈帝国签署协定,以每年400万帝国克朗的代价将都拉斯港和发罗拉港租借给奥匈帝国。
尽管租借港口协定的签署在阿尔巴尼亚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而且立即遭到意大利方面的强烈抗议,但仍有12000名奥匈帝国士兵于次日登陆发罗拉港。护送登陆部队的奥匈舰艇在港外遭遇了前来干涉的意大利舰队,双方剑拔弩张,险些酿成战祸,登陆港口的奥匈部队亦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特殊迎接,有十多名士兵被沿街抛来的石子或花瓶砸伤。虽然过程有一定的戏剧性,重要的是奥西帝国还是如愿接管了这座靠近亚德里亚出海口的重要港口,奥匈海军能够以此为前哨站,更为隐蔽和安全地进出亚得里亚海。
在维也纳乃至狭义的奥地利地区,高层和各界民众都视强租阿尔巴尼亚港口为改善帝国战略处境之举,因此对皇储奥托大加赞赏,然而在帝国的其他地区,特别是对争夺海权兴趣寥寥的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皇储的举动完全不得人心,无论政府官员、军队将领还是街头巷尾的平民大众,都对这种冒险的投机感到忧心忡忡。正如他们担心的那样,由此引发的危机并没有随着奥匈军队占领那两座港口而结束,反而愈演愈烈。原先效忠索古一世的军队因担心遭到清算而在阿尔巴尼亚东部和南部地区举事,奥尔达西立即调遣部队前去镇压,但北部的驻军指挥官在意大利人的挑唆下按兵不动,而南部的反政府军很快得到了经由希腊入境的意大利资金和武器装备,他们在配拉特和格拉姆斯接连击败了奥尔达西的部队,趁势逼近首都地拉那。
为免奥尔达西的临时政权倒台,导致前期的大量投入付之东流,奥匈皇储又炮制了一出应友邦之请出兵平叛的剧目,3万多名奥匈士兵经都拉斯开赴地拉那,直接介入了阿尔巴尼亚内战。有了装备精良的奥匈军队相助,奥尔达西一举挫败了反政府军夺取首都的阴谋,并迅速夺回了中部的两个省份,但入境参战的奥匈军队没能帮助他彻底消除隐患,一方面在奥匈军队在地拉那战役中消耗不小,弹药补给跟不上,另一方面,匈牙利政府在后方唱起了“反调”,他们指责皇储奥托率军参战是先斩后奏当帝国议会授权给他时,奥匈军队已在地拉那作战了好几天,这种违宪行为必须得到应有的惩处。
从维持帝国稳定的大局考虑,奥皇卡尔一世不得不撤去奥托皇储的指挥官职务,改派性格谨慎的斯通普夫上将接替南方特遣军团指挥权,而这位奥地利将军到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入境阿尔巴尼亚的所有奥匈部队只负责防守都拉斯港、发罗拉港,以及协助阿尔巴尼亚政府军保卫首都地拉那,其余地区的军事行动一律不予参与。失去了奥匈军队的空中和地面支援,奥尔达西的部队很快又被反政府军揍了个不能自理,自此自后,阿尔巴尼亚内战双方一边靠奥匈帝国“供氧”,一边靠意大利“输血”,战场上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台面下行刺暗杀、无所不用,结果谁也无法解决掉谁,到头来还是苦了无辜民众。
阿尔巴尼亚陷入无尽战乱,始作俑者却没有因为被撤换职务而安生下来。回到维也纳,奥托皇储一面接受各界的赞美,一面带着他的参谋团队制定新的作战方略在地拉那赢得摧枯拉朽的胜利让他对战争产生了空前浓厚的兴趣,并且自以为是欧洲皇室又一位军事天才。鉴于奥匈帝国二战期间扮演的是打酱油的角色,二十多年来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火考验,他把德国、日本驻奥匈帝国的外交武官请来帮忙,结果对希腊的作战方案还未提交奥皇审阅,消息便走漏出去,外界自然而然地以为奥匈帝国已经准备好了要对希腊动武,从而解决困扰奥匈帝国近一个世纪的地缘缺陷,迈出从地区性海军强国向洲际性海军强国转变的重要一步。
消息一出,意大利王国迅即以全国性的军事动员做出了最强烈的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