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欧阳修字永叔,江南西路人。龙腾小说 ltxs520.com十几年来,欧阳永叔不仅是朝廷政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并逐渐成为帝国文坛的盟主。早在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擢甲科进士后,即与尹洙、梅尧臣等一批年轻文士歌诗倡和,开始变革西昆体以来的浮华旧风。永叔尤其推崇和提倡自前唐韩、柳开创的古文传统,继承创制不遗余力,给本朝七八十年来专以剽剥故事、雕琢破碎的骈俪文风以强大的冲击。每当他有文章写成一出,天下士无不向慕,为之忧恐不及。特别是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永叔知贡举,以行政手段推进文风改革,终于大获成功,从此使文质并重的新文学蔚为风尚。文统与道统向来是与时代紧密相关的,欧阳永叔等人开创本朝一代新风,亦未尝不是这个变革着的时势的结果。
同古代文质彬彬的贤君子一样,欧阳修重交游、爱奖掖后进,就在嘉祐二年的知贡举中,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兄弟,吕惠卿、程颢、王回、张载等一时俊秀皆在榜中。曾巩是王安石的同乡,两人于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秋在东京邂逅,一见如故。十年后的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曾巩第一个郑重地把他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一见其文章,爱叹有加,立即希望与安石会晤。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九月,两人终于在京城相见,欧阳修对王安石极为赏识,有诗赠曰:“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并同时向朝廷推荐。
灯下,年近58岁的欧阳修正在得意门生苏轼的陪同下翻阅着东阳郡王府宴会上的诗稿,当然这里面大部分是王静辉所作的,除此之外还附带了同时参加宴会的两个人的诗作,这两个人便是王雱王元泽和刚满二十岁的黄庭坚黄端叔。王雱和黄庭坚这两个人,欧阳修都是多少知道些的:王元泽素有才子之称,其父王介普也是文名鼎盛,现在金陵为母丁忧,顺便著书立传开课授徒,这样的青年才子作出的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家学渊源嘛;而黄庭坚是进京考科举的读书人,身负功名,而且在汴都的这两年也是交友广阔,写得一手好字,在汴都文人圈子里面也极富文名。
让欧阳修最为吃惊的就是去年在汴都广为流传的“王词”主人王静辉了,这个年轻人冒起极快,在外面的诗词传唱到汴都的大街小巷,但人却从来没有露过面。不过听说此人乐善好施,在城西平民聚集区开了家规模非常大的医馆,给周围的穷人免费看病,就连从那里抓药都要比别的药房便宜一半,很是受到周围百姓的爱戴。两个月前听说这个王静辉还用自制的印刷机关大量刊印书籍廉价卖给当地的学子,也受到了众多好评,直到最近刊印了一本《岚山诗抄》在汴都大卖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公开在文人圈子里面出现。而且他第一次登场便制造了这么大的轰动,连作二十七首诗词,这本手稿上除了开头两页纸是王雱和黄庭坚所写的两首诗词外,厚厚的一打都是王静辉的诗词,这也未免有些太恐怖了吧?!
欧阳修和上诗词手稿,揉了揉已经发酸的眼睛,看着这本手稿叹了口气: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啊!苏轼看见欧阳修阅览完毕书稿,便从仆役手中端过一杯茶轻轻的放在他的案头:“老师,您觉得这些诗词怎么样?”
欧阳修看了看自己的得意门生,笑着说道:“这本诗词手稿这是让人阅后不已快哉!能有这样的年轻才子是我大宋之福啊!子瞻,你可要加把劲了,这三个年轻人现在不过二十一二吧?”
苏轼隔着书案与欧阳修对坐,说道:“学生傍晚从好友那里得来这本东阳郡王府诗词宴会的诗词手稿,看后不禁欣喜,所以才这么晚到老师这里来请老师来点评。这王雱王元泽是金陵王介普的儿子,家学渊源,自从王介普到金陵为母丁忧后,他就独自留在汴都,在汴都与他接触的人都称他为才子;黄庭坚与学生日常来往甚密,他的字写得非常好,而且在汴都文人中也广有才名。至于这个王静辉是学生最不了解的,不过他的诗词据说是半年前由颍王散发出来的,曾经轰动开封,只不过此人素来不露面,一个月前曾将自己所写的诗词合集刊印成了一本《岚山诗抄》,开封的文人士子都争相抢购,也是近年来少有的一件盛事,最近才接受东阳郡王的邀请来参加今天的诗词宴会,不想其诗词才学了得,一杯酒一首诗词,竟连作二十七首,学生读过这份诗词手稿也见猎心喜,特拿过来让老师过目。”
欧阳修作为大宋当代文坛泰斗向来喜欢提携后进,这一点苏轼非常了解他的老师,因为他自己和弟弟就是在父亲的带领下通过欧阳修来结识了当时文坛上一些名流,从而赢得了很大的声誉。他对王静辉的诗词非常赞赏,所以想通过欧阳修来让他结识更多的名流,但他不知道那个被他赞赏有加的王静辉实际上个无耻之徒,大量盗用他将来写的诗词来完成他的成名之路,不过苏轼更没有想到的是王静辉对于盗用诗词出名的想法实在是后悔到家了。
欧阳修也知道自己学生的想法,在内心中他是非常赞赏王静辉的诗词的,所以不用苏轼说,他也会提携王静辉的。欧阳修站起来走到书架旁从书架上抽取了一本书递给苏轼,苏轼一看封面是:《岚山诗抄》。当下就知道自己老师的想法了,也不禁笑了起来……
同样在城西的一个院落中,也参加东阳郡王府诗词宴会的王雱,他手中也拿着王静辉的诗词手稿。王雱在汴都开封已经居住了好几年了,他的才学不仅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而且也被大家称为公认的才子,不过相信今天参加过郡王府宴会的人见过王静辉后,就再也不会有人自称为才子了,这使他的自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不过王雱也不得不承认王静辉这个和他同龄的年轻人在诗词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今天王静辉在宴会上的表现也不得不让那些自诩为才子的文人所折服,连作二十七首诗词啊!这是个怎么样的概念?
王静辉的表现也同样让王雱所折服,尽管他从小就被长辈们所夸奖,长大成人后也是生活在同伴的赞叹声中。但王雱到不至于真的对王静辉的才能服气,毕竟这诗词只是文人才能的一个方向,而且这个王静辉身上没有功名,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他写的经义策论方面的文章出现,这可是衡量一个文人才能的重要指标。相比之下自己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深厚的功底,王雱相信在这方面王静辉离自己差的还远呢!
虽然王雱心中暗地里把王静辉鄙视了一把,但他还没有狂妄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地步,他还是坐在书案旁,提起笔给远在金陵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上详细记述了今天在郡王府宴会上的情况和他所知道的关于王静辉的事迹,还随信附寄了一本王静辉前些日子所刊印发行的《岚山诗抄》和今天宴会上的诗词手稿。
就这样,在王静辉还在郡王府的床上醉酒不醒的时候,大宋汴都的文人们都在四处传播他今天在郡王府上的诗词,甚至当夜分散在各处秦楼楚馆中的歌女也在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诗词给唱了出来,这是王静辉所未能想到的。
不过王静辉酒醉终归是要醒的,当他敲着还在发蒙的脑袋从床上坐起来的时候,旁边等候伺候客人的丫鬟立刻奉上了一杯清茶,他现在口干舌燥最需要的便是这东西,接过后一口饮尽,脑袋顿时清醒了很多。
这时王静辉才从房间内的装饰上看出不是在平民医馆内自己的房间里面,旁边和他一起来参加宴会的书童走了过来恭敬的说道:“先生,你已经谁了两个时辰了,我们是否准备回去?”原来书童和马车夫在里郡王府不远的茶楼中等候王静辉的差遣,但左等右等,王静辉还是没有出来,看到很多参加宴会的文人士子从郡王府中走出来各自回家的时候,书童终于忍不住到郡王府中来要人了。不过这次郡王府的门房和管家倒是没有难为书童,一听是王静辉的书童就立刻把他和马车夫一起叫进郡王府,书童则在王静辉的房间中等候他的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