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农业的内部挖潜也提上了曰程,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海南官方鱼鳞册上的田地有383.5万亩。经过对琼北地区的全面丈量土地,大致弄清楚了琼北地区的隐匿的田地,加上尚未完全丈量清楚的琼南地区,全海南已开发的水旱田地至少有600万亩。如果平均每亩增产10公斤,那也有6万吨粮食,足以养活20万人,就算以农委会直接控制的几十万亩地来算,增产的也不是个小数字。
新农机,新种子,新水利,新农业技术,虽然在逐步推进中,但化肥才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之前那种小打小闹的项目自然不够。
所以作为这个农业增产计划的总负责人,吴南海在大图书馆罗铎等一帮人的热心配合下,在和企划院和工业口经过反复磋商之后,搞出这个真正现代化的化肥厂规划:首期项目是1万吨普通过磷酸钙和配套的硫酸厂4千吨硫酸增产项目。
按种粮食每亩30公斤用量计算,全海南600万亩总共需要18万吨,这1万吨产量自然只是牛刀小试。
企划院和化工口对上话费项目是相当支持的,但是企划院和化工口原本都偏向于扩大合成氨或者碳酸氢氮肥的产能。除了用在农业上,在化工和军用炸药上也有很大的价值。
化工口目前在原先的800吨合成氨项目上通过复制和改进设备,已经将合成氨产能扩容到年产2000吨。
但是临高的装备制造和材料上的短板使得进一步扩容合成氨工业产能成为一个难以达成的目标。合成氨工业牵扯到多种合金钢,这些材料都是目前他们目前难以稳定供应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特别是相当部分的合金钢牵扯到镍矿铬矿的开采和冶炼。他们目前使用的少量合金钢、特种钢和有色金属除了一部分种类能够自产之外,基本来自当初圣船带来的库存,这部分库存十分有限,动用必须十分慎重。
企划院和机械口、化工口的主要技术元老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目前上马更大规模的合成氨项目是临高目前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所不能支撑的。
最终,企划院确定了农委会提出的“以磷促氮”首先上磷肥厂的技术路线。
磷肥在历史上是最早工业化应用的肥料,磷是一种重要的土壤元素。磷肥不但对普通禾科饲草有增产效果,对于诸如紫云英之类的豆科饲料作物也有非常好的增产效果。而在冬季种植豆科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豆科作物有固氮作用,起到了天然施加氮肥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以磷促氮”。
豆科作物不但能用来榨油,更为广泛的用途是充当饲料,元老院要对畜牧养殖业十分重视,需要巨量饲料,在冬季广泛种植豆科绿肥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中国的南方田地普遍缺磷的。临高也不例外。农委会为了增加磷肥,除了施用含磷矿渣之外,还大量利用海产品加工处理之后的下脚料。但是这些肥料对于广阔的天地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远远不够用。至于从东沙岛开采的鸟粪石,直接施用到田地里起效很慢,只能作为基肥。
临高第一化肥厂的磷肥生产线就是用鸟粪石是原料,用硫酸处理,制取得到普通过磷酸钙,主要有效成分是ca(h2po4)2。过磷酸钙是一种速效磷肥,使用方便,可以配合现代农业技术来运用。磷肥厂一旦投产,增产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根据现代化肥的技术材料,按25%利用率计算,每公斤磷肥可以增产粮食4-8公斤,这1万吨磷肥就等于增产4-8万吨粮食。而这只需要占用几百人力。
“这就是工业化农业的魔术啊。”吴南海抬头微笑着看了看门口临高第一化肥厂大门,比起简陋的竹篱笆围墙,工厂大门相当奢侈,是一座石牌坊。这座石牌坊是本地某地主原本请石匠凿了准备用在自家祖坟上的。后来这地主因为“勾结土匪”,全家都被迫逃亡到大陆上去了,财产全被没收,这牌坊就成了企划院的财产。上面的匾额是刘大霖题写的,虽然这位进士不知道化肥是什么,更别说磷肥了,但是能增产这事他还是听明白的。
既然能增产粮食,就是极大的善政,刘进士也就毫不推辞的挥毫写下了这几个大字。
“刘进士的字果然好。嗯……龙飞凤舞……”吴南海颇为自得――当初求字就是他自己去办得。虽然他对书法基本上一无所知。
厂区里面人头攒动,彩旗飘扬,万事俱备,只等他们了。
马千瞩为首的一干元老已经伫立在主席台开工仪式台前,季退思却在主席台下正抽烟,笑吟吟的看着曰益宽广的吴南海走过来,对他口中不迭的抱歉迟到,摆了摆手不以为意。
“老吴,你气色不错呀。”季退思拍了拍吴南海的肩膀。
“还好,还好。”吴南海知道这次化肥厂的事情,季退思是帮了大忙的,当然,化肥厂和硫酸配套工程说白了还是化工口的项目,帮他也是帮自己。但是这份人情还是沉甸甸的。他连连拱手,半开玩笑的说道:“大恩不言谢。”
“哪里,哪里,”季退思因为最近化工口项目不断,颇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我们是互相帮助,今后我们还要更好的合作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