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他们所享受的生活标准和待遇来衡量李守汉的话,这个控制着几十万军队,几千万百姓,掌控着几乎太平洋西岸全部航线,将自己贪婪、罪恶的一双手伸进了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面的李守汉,简直就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典范了!
在令人感到压抑的实力面前,阿方索这个上帝的牧羊人也不能免俗,谨小慎微亦步亦趋的跟随着承启官来到了李守汉的签押房门前。
“主公!葡萄牙帝国驻我南粤军使节、天主教神父阿方索奉召前来觐见!”
“叫他进来!”承启官的通禀过了好一会儿,从签押房之中才传出了一声低沉的答复,声音不大,也不够洪亮,甚至还略微有些沙哑,可是,听在阿方索耳朵里,却是足以影响欧洲政治格局,左右眼下在欧洲的战事,甚至是决定一个家族、一个帝国的兴亡。
进得屋内,阿方索顾不得打量室内的陈设,只管按照大明官场通行的礼节,以下属官员参见上司的礼仪,规规矩矩的跪地叩头。大明爵位皆是超品存在,可是非同小可的,又何况,李守汉可不是南北二京之中那些除了一个祖先留下来的爵位俸禄之外半点实力也无的空心勋贵。便是当初权倾朝野的蓟辽督师洪承畴,在辽东战场上行文给当时的宁远伯李守汉,都要以下属的身份向上行文,按照请示报告的格式,仔细斟酌一番词句才可以。
而我们所熟知的神职人员职级,除了神父之外就是主教了。主教即是藉著圣神被祝圣为教会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义的导师及圣职敬礼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会,指耶稣基督派遣宗徒继续实行他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纪末、第二世纪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主教的礼仪服饰为表明主教的职务与地位,在礼仪中,均有特别的标志:礼服、高冠、权杖、权戒、小圆帽。礼服因著身分层级不同,颜色就不同。教宗:著白色,又称白衣主教。枢机主教:著红色。又称红衣主教。总主教、主教:著紫色,又称紫衣主教。话说教父第三集当中那位因为亏空了梵蒂冈的经费来找迈克帮忙的,就是一位紫衣主教。不过此人的结局似乎不太好,因为出卖了迈克,被吊死在了教堂的楼顶上。
红衣主教是天主教枢机主教的俗称。枢机主教是着红衣的。而且枢机主教有投票选教皇的权利,地位崇高。
天主教传统上修士在过去分为七品,一品最低,七品最高。一品到六品都是修士。体现在分工上,如司阍、助祭等等。到了七品就是祭司,也就是俗称的神父或神甫。但是这个七品也只是从七品,不是正七品。正七品是主教。从主教到教宗,俗称教皇,都是七品。但其中又分为主教、大主教、都主教、宗主教/枢机主教(宗主教比较特殊,一般不设这个职位。枢机主教也就是红衣主教。)
而阿方索既然是神父。便是从七品的官衔职称。经过教廷的讨论,认为他的功绩巨大,在遥远的东方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区,发展了数以十万计的教众,将上帝的福音传播到了蛮荒丛林之中。所以,有必要晋升他为主教。同时,授予他开辟大明朝廷和日本、朝鲜等处国家新教区的使命。
也不知道是看在阿方索的功绩上,还是看在冈萨雷斯一世皇帝送来的那些贵重礼物,抑或是那些我见犹怜的粉嫩小男孩满眼饱含的泪水打动了这些庄严神圣的上帝牧羊人,对于阿方索主教的任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批准了下来。
可是,倒霉催的,这份敕书和几位枢机主教给阿方索主教写的私人信件,却在凌家卫岛海关被巡警总署以及海关的稽查人员登船检查时发现。
书信当中除了明目张胆直言不讳的告诉阿方索,老子在你晋升为主教的问题上给你做出的巨大贡献,你得好好的报答一下我。那些黄澄澄、金闪闪的金属制品,还有那些漂亮的丝绸,精美的瓷器,能够将食物烹煮的美味异常的香料,还有什么大象口中牙,犀牛头上角,红蓝绿各种颜色的宝石,更是多多益善。至于说那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异教徒女奴,还不曾接受洗礼、没有坚定信仰的小男孩,更是要多送一些来,我要在卧室里给他们进行坚信礼。从而将他们从通往地狱的道路上拉回来,送他们到上帝脚下的光辉当中,和我们一道沐浴上帝的仁慈。
除了明目张胆的索取贿赂之外,更是对阿方索晋升为主教之后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他尽可能的多多开设教堂,多多发展教徒,“不管你那里的统治者是信仰佛陀还是崇拜偶像,或是伊斯兰的信众,你可以采取任何手段,不必遵守他的法律来发展我们神圣的事业。”待教徒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便可以尝试着将大明变成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成为历代天主教教皇传说中在东方的约翰长老国。
到那个时候,不但阿方索可以从主教变为职级更高的总主教、枢机主教,甚至说只要他肯花钱,大家到时候捧他当教皇也不是不可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