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严肃的对他们吩咐道:“这是我们这个工程最后一道工序。只要完成这道工序,公司明天买票让大家回家。还能过一个晚年。
如果这次工序安装出现问题,大家也只能一个正月里,都陪着这个工程。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工程队的小队长向他恭敬地敬个礼,保证道:“请林经理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好既定的任务。”
小队长返回工程后,立刻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务。乘坐山地车向各自的目标驶去。
工人们手中都拿着一个特制的机械,这种从来没有在市面上见过的机械,应该是专门为这个工程开发。
看工人对他们熟悉的眼,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使用这种机械。
万方则立刻启动,在旁边等待着智能工程机甲。
这种智能工程机甲是工程机甲的第二代产品。
他现在完全不需要人为操作,有超导发动机组成的动力系统。让它的动力更加强劲。
冯涛在指挥室中等待着,很快就听到离子发动机在空气中的轰鸣声。
远处立刻飞过来,有两架航天飞机组成的机队。
航天飞机的腹部下方,有纳米管编织而成的一公分粗细绳索。
这个绳索的另一头锁紧在一个7公里长的圆形管。
冯涛看着两架航天飞机吊装的圆形管。
这就是质量加速器最核心的部件。
它外围是硅金晶组成的钢圈,钢圈中部署超导材料制成的磁芯。
只需要通过航天飞机吊装一百次,长达700公里的质量加速器隧道就建设完成。
航天飞机在智能计算机的控制下,很快飞临到指定地点。
他们用绳索缓慢的下放轨道,当下放一定高度后,由智能工程机甲用双手拖着轨道。
把它缓缓地放置在已经提前建设好的基座上。
整个基座的角度呈35度向上延伸。
轨道必须要保证,绝对直线。不允许有一丝弯折。
基座的角度和位置是保证轨道直线的基础。
他们建设基座时,那是遇山开山,遇沟搭塔。
当智能工程机甲稳稳地接住轨道后,把它轻轻地放置在轨道上。
早已准备好的工人爬上基座,他们通过特殊的锁定工具。
用星型的螺丝按照预留的接口,把轨道固定在基座上。
紧接着航天飞机又运来第二架轨道。
它通过特制的卡口,紧密的连接在第一节轨道上。
工人们这次不仅需要把这个轨道固定在基座上。
还需要固定两个轨道之间的接口。让他们严丝合缝,绝对不会漏气。
在工人们安装轨道的过程中,林建军也带着另一组工人。
把已经提前安装好的脉冲电源和微型核反应堆,还有控制中心的线路接口都找出来。
都与轨道预留出来的接口相连接。
林建军亲自把超导电线,通过特制的工具连接在预留的接口。
这一道工序也只能由它完成,因为他是工地唯一一个掌握连接超导导线连接的技术人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