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顿时成为众矢之的,他其实心里也明白,皇帝留沈溪在朝的目的,很可能是用来制衡他,打破文官集团铁板一块的状况,因此他并不适合话,但他却不甘心,让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违反文官集团一向论资排辈的传统。
刘健颤颤巍巍地出列行礼,然后道:“老臣……并无异议!”
刘健不说是对皇帝的意见无异议,还是说对李东阳的意见无异议,等他说完之后,旁边很多大臣心里都在想,都说油滑莫过于尤侃侃的谢迁谢大学士,原来真正的老狐狸是这位啊。
朱祐樘全当没听到刘健的话,打量谢迁,问道:“谢卿家以为呢?”
谢迁一下子感到很为难,暗自琢磨,谁都知道沈溪小儿是我一步步举荐上来的,现在问我的意见,陛下到底是准备重用沈溪,还是准备将其配?如果是配,直接同意李宾之出的主意做可,作何来问我?
谢迁有所迟疑,道:“陛下,微臣以为,沈溪小儿年方十七之龄,就此出任六部部堂,确实有些不妥,但户部侍郎之位,总要有人接替,如今与鞑靼的战争行将结束,京师户部亏空,需要有人出来主持打理,若李大学士认为沈溪小儿不适合胜任此差事,却不知何人合适?”
李东阳没想到谢迁刚开始的时候是顺着自己的意思说,最后却给自己出难题,他差点儿脱口而出把王守仁的名字说出来。
在朝那么多“年轻”后辈中,他最看好的就是王守仁,这次对鞑靼一战,王守仁同样立下了功劳。
而且王守仁一向在六部中做事,先在工部观政,而后在兵部和刑部中任差,中途还去过江西、湖广之地,可说是出去增长过见闻,丰富了履历。如今让王守仁以兵部郎中的身份继任户部侍郎虽然有些冒险,但在李东阳看来,王守仁怎么都比沈溪合适得多。
但李东阳再一想,论功劳,王守仁远不及沈溪。
论功名,沈溪跟王守仁同为弘治十二年进士,但沈溪却是三元及第的头名状元,声名显赫。
论资历,沈溪这几年在外南征北讨打了多场战事,在地方上多有建树,比起王守仁强太多了,甚至沈溪还有在翰林院供职的经历,乃是世人皆知的太子之师。
在户部侍郎这空缺上,王守仁跟沈溪相比,根本没丝毫优势可言。
朱祐樘不知道李东阳心中所想,冷冰冰地问道:“李大学士,你为何不做言语?”
因为李东阳“不识相”,朱祐樘对李东阳的称呼改了回去,就这个小小的称呼变化,就让在场很多大臣明白过来……皇帝现在对李东阳之前的反对声音,非常不满,甚至可以说是恼怒。
李东阳回过神来,略一回想,便道:“南京户部左侍郎王俨,做事得体,于钱粮布库调度上是把好手,下臣以为,以此人进调京师,最为稳妥!”
李东阳突然举荐王俨,朱祐樘愣了好一会儿,仔细思索后才知道李东阳说的人是谁。
2o17年4月1日4月7日期间,本书将在QQ阅读客户端和起点读书客户端限时免费7天时间,一点小福利,也算回报一下这么多年来众多书迷对天子的支持,喜欢天子的朋友可以下载客户端看起来8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