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他们不管吧,整个阿尔及尔政府的工作人员都要在他们的喊声下工作,而且这喊声喊着喊着,有时就变成心理暗示了,最后导致许多阿尔及尔政府的军官都自然而然的把“并入戴高乐政府”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仿佛阿尔及尔政府理所当然的就要并入戴高乐政府,不这么做的话就是“为一已之私而不顾国家利益”,他们就没想到戴高乐政府不并入阿尔及尔政府,同样也是“为一已之私而不顾国家利益”。
百姓们很快就欢呼起来,他们太想得到胜利了,确切的说,是太想得到一个像样的胜利了,而吉罗将军满足了这一点,另一边的戴高乐政府却依旧无所作为……事实上,之后“战斗法国”的部队在随着英**队作战时还被德军装甲师打得一败涂地。
于是很快那些喊口号的人就失去了市场。
不久之后事情就开始反转了,当有人再次到阿尔及尔政府前喊反对的口号时,就有热血、冲动的法国青年围上去质问:
“没看到西西里岛战役是什么结果吗?凭什么让阿尔及尔政府并入‘战斗法国’而不是反过来?”
“没错,你们不觉得让一支打了胜仗的部队服从被打败的部队的指挥,是件很荒唐的事吗?”
……
双方争论不休,最后还发展成了一次群架……别小看这些法国的热血青年,他们都是在法国战败的耻辱之下急于找回尊严的一群人,所以极易冲动。当初张弛策反阿尔及尔时事情因为达尔朗而陷入僵局,风声放出去后,这些法国热血青年甚至带着手枪和餐刀去包围达尔朗的指挥部……
他们目的是逼迫达尔朗加入盟军,但手枪和餐刀显然无法起到什么作用。
此时,虽然民意还没有转到完全倒向阿尔及尔政府的地步,但已经很明显有所好转了。
于是吉罗将军突然意识到,他的命运似乎是由那个中国少将决定的:如果没有这个中国少将带领着佐阿夫兵团在战场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将什么也得不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