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部长沈志明已经找冷锋抱怨了,照这么花下去,要不了多久,他这个后勤部长就该变成丐帮帮主了。
钱不是没有,只不过不在手中,一部分用于安置南京逃难出来的难民,这是大头,冷锋从南京带出来的财物,那都是日军搜刮南京百姓的,这钱用在百姓身上也是应该的,这钱不能乱动。
还有就是荣军公司的启动资金,关系大家的未来,也不可轻动,而且这笔钱已经转到荣军公司的账上了。
剩下的钱,冷锋是留着应急用的,毕竟新一军也还是**,既然是**,那国民政府得管呀。
军饷老蒋倒是答应了,可发到手总是要拖上一拖,国府没钱,不然堂堂财政部长也不需要到处去化缘了。
苏俄倒是援助了一批武器弹药,东西不少,冷锋除了对苏俄援助的轻武器感兴趣之外,重武器,真是半点儿兴趣都没有。
要是苏俄给他援助些飞机,倒还可以,就怕蒋某人不愿意。
钱不够花,怎么办,得想辙,可不能等到口袋空空的时候,再去想办法,那时候已经晚了。
不能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苛捐杂税要取消,还要增加公共投入,这钱从哪里来?
鼓励发展工商业,开源节流,只有工商业发展起来,税收才能好起来,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变活。
办实业,办工厂,修路!
按照事先的约定,日军留下的战车和重型火炮等重武器都归新一军。
虽然是捡洋落儿,但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冷锋在此基础上,决定再组建新一军另一支拳头部队:野战重炮旅。
野战重炮旅,代号:火烈鸟。
野战重炮旅编制四个团,一团团长:严顺开,主要装备的是150毫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型号为清一色的大正4年式的150口径的榴弹炮,二十四门,缴获的还有物流们以及大量的零部件拆卸下来,备用,备换。
二团团长:秦怀义,主要装备九六式150毫米的榴弹炮,是日军最新的榴弹炮,射程要比大正4年式要远,精度也高,但是只有十二门,缴获日军两个野战重炮旅团才凑了这个数,加上十二门大正四年式的,凑齐24门。
三团团长:张映启,四团团长:彭月翔,三团装备的十二门是38年式120毫米野战榴弹炮,四团十二门92式野战105毫米加农炮。(原来的独立炮兵17团整体并入新一军野战重炮旅)
三团和四团预备再个装备俄制的火炮,装备已经在路上了。
野战重炮旅旅长冷锋左思右想之后,决定予以调整,将老团长从新37旅调离,担任野战重炮旅的旅长,老团长在法国学的就是炮兵专业,这个不能浪费了,副旅长由原来的野战重炮团团长谢造时担任。
新37旅的旅长则有刚到任的第201师副师长程宜鼎兼任。
同时野战重炮旅也整体拉回豫北进行休整。
另外接受了第8军的人员和武器后,加上新一军的支援,罗雨丰在第8军内也组建了一个战车小分队,以及野炮,山炮和榴弹炮营。
把编制和装备减半之后往上面一报,好家伙,老蒋和军委会的一众大佬们眼睛都绿了,怎么会这么多的火炮?
他们从哪儿弄的,都说**打了胜仗,可为啥别的部队就弄了些步枪,机枪啥的,了不得的也就是几门迫击炮,山炮啥的。
这新一军和第8军报上来的都是重型榴弹炮,坦克和装甲车?
新一军全军加起来也就三四万人,就算把后勤保障人员都算上,也不过六万人左右,约占全国现在总兵力的三十分之一,可它拥有的火炮数量,特别是重炮的数量几乎是全国的一半了!(有真实数字,**抗战前后总共从德国购买了44门莱茵公司的150重型榴弹炮一共是44门,淞沪会战中损毁八门,现在还剩下36门,编成两个团,一个炮10团,一个是炮14团,炮十四团还未形成战斗力,还在后方训练,参战的主要还是炮10团,炮10团配属汤军团参加徐州会战)
除了野战重炮旅之外,各师也直属也分别组建炮团,主要装备野炮和山炮。
当然,多数现在只是一个架子,人员和装备都还没有到位。
若按照冷锋的这个整编计划弄下去,这精简兵员的工作还真是不好做了,像他这么铺开了搞,新一军的两个师的编制直奔两万去了。
若是按照整编方案来,都快比得上日军两个主力野战师团了。
受制于人力、财力还有武器装备根本没有到位,有些设想中的部队只能缩编,计划编一个团的,现在只能是一个营,一个营的先编一个连,实在人才短缺的,混编。
还有,就是再不增加兵力的情况下,不降低部队的作战力的原则下,优化原部队的编制。
冷锋召集参谋人员做了一个详细的整编指导方案,规定班,排,连人数,武器,火力配置等等。
随后下发至全军,对人员开始大范围,小幅度的调整。
这一次整编之后,新一军的编制架构基本成型,以后都是在小范围内进行增添和调整,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