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缺人手,可他知道,只要张嘴管老蒋要人,老蒋肯定是欢天喜地的把人安插.进来,但要害岗位肯定不会留给这些人。
不行,得找老蒋要人,现在也就只有老蒋和延安手里有人才,延安那边先不做考虑,只能考虑老蒋这边。
老蒋这边比较复杂,即便是能要来人,恐怕也要小心使用,谁知道里面会藏什么人来?
不过,他好歹是从未来回来的,只要不改名换姓,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应该都是知道底细的,这就好办多了。
就怕老蒋舍不得。
对了,怎么把老师给忘记了,老师可是当过陆大校长兼教育长的人,桃李满天下,让他给自己推荐几个人才,这不是手到擒来?
想到这里,冷锋马上用密电联系汉口的巫小云,让她通过在武汉的苏俄大使馆的电台跟在苏俄担任大使的老师杨耿光取得联系,把他的意思转告老师。
希望老师能够给自己推荐几个不错的人才吧。
杨耿光并不知道自己的关门弟子现在已经是一军之长,带甲数万,还收复豫北喏大的地方,成了日军口中的“魔鬼”将军。
他在苏俄每天长袖善舞,跟老毛子打交道,也是心力交瘁,苏俄人可没有那么好说话,他们“无私的支持”背后也附带着他们自己的利益。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获得无偿的贷款,援助,就得付出同等的代价或者利益,如果不是世仇,如果不是需要应付来自日本和欧洲的两大压力,苏俄会在这个时候无偿援助中国,恐怕是很难想象的。
不过,正因为如此,有了苏俄的援助,中国才挺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这一点,中国人的确要感谢苏俄。
巫小云的动作很快,对冷锋的任何来电,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时,她都会在第一时间为他做到。
只是再快,也等到了第二天电文才发了出去。
莫斯科时间,下午五点,这里的夏天要比中国的武汉凉爽多了,杨耿光到了这里就没再穿过军装,出席会谈或者活动都是中山装,白衬衫。
“将军,国内来电了,是巫小姐托苏俄大使馆发来的密电。”栾副官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
杨耿光正站在窗口,眼神凝视窗外落日的余晖。
国内抗战的局面如火如荼,他却在这里跟苏俄人扯皮,苏俄人表面上大方,可给援助的中国的武器大部分都是老旧的,甚至还有一战淘汰下来的东西,这让他这个全权大使心里十分窝火,这可是几千万,上亿美元的军火,虽然是无息贷款,可最终是要还的,可拿什么还?
来莫斯科不到两个月,每天睡觉不超过四个小时,基本上天天都在谈判,参观,还有跟苏俄有关工厂,机构,运输部门协调的之中。
不但他,跟他一起来苏俄的同僚们一个个每天都是这样,双鬓的白发明显增多了不少。
国际长途电报收发不容易,信号需要中转和加强,而且这一类的电报肯定几个字,几句话说不清楚,所以,巫小云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来,等到莫斯科这边抄收并且译出来的话,估计也得一两个小时之后了。
何况通过这种途径拍发的电文还需要加密,还需要打通关系才能保证通讯的秘密和畅通。
“说的什么?”
“国内战局不容乐观,冷国光已经荣升新一军军长,并且率军收复了豫北,但徐州却最终还是丢了,另外,陇海线也处在危险之中,日军又西进豫中的迹象,调集了重兵向徐州而来。”栾副官道。
杨耿光眉头深锁,国内的战局也牵动了他的心,除了他是个中国军人,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之外,还有他收下的这个关门弟子的安危也牵动着他的心。
冷锋也许不是他教的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个,但绝对是最优秀的,他身上不但有军人的勇敢和坚毅,还有政治家的胸怀和气魄。
这样的人如果不夭折的话,绝对会走跟的更远,成就不可限量。
“日军西进豫中,国光占着豫北,就等于是被日军三面包围,而豫北之地平坦,根本不是久守之地,他怎么做出这样一个错误的决定?”杨耿光有些愤怒不解。
“也许冷军长有他自己的考虑?”
“他考虑什么,该争的不争,不该争的他倒是去争了,他倒是顾全大局了,谁来管他的死活?”杨耿光不由的怒道。
外人是看不到杨耿光这样的发脾气的,在外人面前,他永远是那个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的模样。
“将军,巫小姐在电报中说,冷军长希望您能够给他推荐一些人去新一军任职,新一军底子薄,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我远在苏俄,怎么推荐?”杨耿光没好气的道。
栾副官脸色讪讪,这些日子,他跟这杨耿光也受了不少气,这份电报倒是成了导火索了,将老长官的火气都勾.引出来了。
“罢了,有几个人,倒是不错,我走的时候,被投闲置散,他要是有这个本事,看能不能把人挖过去。”杨耿光虽然生气,但对这个弟子,他还真不能不帮。
他不在国内,对冷锋的处境不能够完全了解,因此即便是生气,也只能是片面的理解,莫斯科距离国内上万里远,通讯又不是那么畅通,很多消息都是事后才知道,他就是有力也使不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