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在1927年时当红的好莱坞默片巨星乔治.瓦伦汀,才华洋溢,无人不识,偶然机会下邂逅了女影迷佩姬.米勒。佩姬热爱表演,立志要在演艺圈走红但无人提携。乔治偶然拉了女新人一把后,谁知佩姬抓住机会就此走红,数年之后声望已经和乔治相去不远。
但是乔治本人却是一个古板的、恪守默片表演方式的演员。随着1930年代有声电影的崛起,佩姬及时跟上了时代,继续走红。乔治却就此没落,始终在反思有声电影的短处。最终在片尾经过多次磨难,乔治在领悟了新旧艺术的融合之道后,才慨然开始出演有声电影,和佩姬继续相伴公事。
让杜雅尔丹版本的《艺术家》,虽然也有一些“薪尽火传”的意思,但要论立意高远,肯定是不如顾诚魔改之后的版本的。这也是老派艺术家的短板,因为他们不了解新事物,也就很难分析“在新事物的冲击下,旧艺术形态残存的比较优势”这个问题。
顾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度拔高的,目的也是奔着奥斯卡奖去的。
对于演员的选角,他也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委婉地说,如果可以给权宝雅一个角色,那就最好。
李桉一开始自然是不太愿意这么干的。毕竟权宝雅虽然演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资历实在是太浅了,学历也不够科班。后来虽然上了三年音乐演艺类的大学,系统恶补了一番,但这年头电影类名校的优秀学生还少么?而这种要冲击奥斯卡奖的电影,又怎么是小角色可以撑起来的。
然而后来经过一番细细揣摩,李桉也不得不承认,《艺术家》这部片子的设计,还真挺适合给权宝雅一个角色的。
首先,这是一部默片,而眼下已经快2010年代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演过默片的专业演员,至少都是七十多年前的人,早就老死了。
所以,这个地球上,没有人对演默片是专业的,所有名演员都得从老片子上反复看反复学,并且啃前人的著作。换句话说,所有人在这方面都被拉回了同一个起跑线,而此时一张白纸形态的女演员,显然是有一些优势的。
其次,默片因为没有台词,所以需要演员的表情尽量浮夸一些,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去传达艺术效果——如果没看过默片,没什么概念的,大概可以回忆一下米国老动画片《猫和老鼠》,那玩意儿上,汤姆和杰瑞的戏几乎都是没台词的,只有配乐,可以视作默片(大狗副警长的戏不算,那个是有台词的)
而国人乃至米国、扶桑的艺术家,对东夷演员平素最大的抨击,就是“表情浮夸、表演做作”——这个其实跟东夷语本身同音异议词太多、语言表意浓度不足有关系,所以东夷人平时说话不得不和含了一口热水、随时会被烫死那样语气浮夸。以至于到了演电影的时候,那几十年来积累的坏习惯也改不掉。
但是,一旦到了默片模式,表情和肢体语言浮夸、做作,就从一个劣势变成优势了——夷语的表意浓度却是渣渣,但总比默片的没有语言要好。
最后,片中的女主角佩姬,一开始在落魄状态下,只是一个舞姬,因为跳舞跳的好才偶然被乔治发掘,演了个女配角起家。而权宝雅的舞技早已是亚洲天后的级别,这方面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
本来毫无机会的权宝雅,却因为谁都没拍过默片、大家都是一张白纸;默片需要东夷式的浮夸表情、肢体语言;乃至女主角必须能歌善舞……这么三个因素一加成,看上去倒是颇为合用。
李桉最终选择了接受顾诚的推荐。
纯粹是站在艺术的角度上考量,而不是因为投资人的压迫。
这部片子最终在09年年初开拍,当年就拍完了。因为是黑白胶片拍摄的默片,也不存在什么繁冗的后期制作,稍微剪辑一番就能上映,连复杂的配音工作都不需要,就一条背景音乐的音轨从头通到尾。
权宝雅的造型被进行了修饰,通过化妆使之看上去像是一个明治时代就移民了米国的扶桑N代混血儿,以便契合1930年代的米国社会——那个年代连排华都还没过去呢,在米国的华夏人和东夷人毫无地位可言,也就融入代数多一些的扶桑移民混血后裔,才有可能混进好莱坞白人圈子。
顾诚因为不想演外族人,最终没有参演,只以编剧身份跟完了这部片子。大部分工作都是李桉处理的,他并没有花太多精力。
拍完之后,他关照调整了一下上映期,确保拿去当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首映展出,以满足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精神洁癖要求。而后再拿去2010年2月的奥斯卡参赛。
……
拍完《艺术家》之后,攒够了电影经验的顾诚,总算准备来花点儿业余时间,弄一部他人生唯一的“自编自导自演”电影。
他选中的剧本,是从好莱坞买来的《在云端》。这部片子的剧本成文很早,如果不是被顾诚买下,09年就已经该被派拉蒙公司给拍了。如今因为顾诚的截胡,才拖延了下来。
这是一部讲述社交网络对人际交往和人力资源工作影响的电影——在米国,原本有很多专门的人力资源公司,类似于国内的猎头公司,专门负责帮大企业提供招人和炒人的外包业务——跟国内猎头的唯一区别,只在于米国的人力资源公司不光要招人,还要帮炒人。
因为米国有强大的劳工权益保护法案,还有强大的工会,所以在米国企业开除人很难。而国内因为资本方强势得多,炒人方便得多,所以猎头公司就没这块业务了。
在平行时空的历史上,片子的主角本该是好莱坞老戏骨乔治.克鲁尼演的。如果按照原先的发展轨迹,这片子也可以拿到6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女配,并且成功在“最佳编剧奖”环节获奖。
片中乔治克鲁尼演的主角瑞恩,就是一个专门帮人力资源公司给客户炒鱿鱼的“解雇专员”,他懂得非常精湛的安慰人的话术,每年在米国各地当空中飞人,飞来飞去解雇人。
后来随着社交网络和视频聊天的崛起,人力资源公司的管理层觉得让员工飞来飞去出差、面对面倾听被解雇人的心理诉求,实在是太费事、办公成本太高了。结果就听信了一个有“新经济”、“互联网思维”的锐意进取女新人娜塔莉的意见,改为“在视频聊天中帮客户解雇员工”。
主角瑞恩觉得这样的工作太不人性化了,而解雇工作需要面对面倾听对方的心灵、感知对方的肢体语言小动作,坚决反对视频化解雇。管理层出于成本考虑不听,坚持让瑞恩带娜塔莉,实践视频化解雇。
最后,娜塔莉因为一场视频解雇中措辞失当、没有感知到被解雇者的轻生倾向,从而跳楼自杀后,才幡然悔悟,发现了“互联网碎片式的社交,自有其无法取代面对面真人交流的短板和不足”。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部反思“互联网和新传媒,在新时代下依然有哪些事情是做不到的”这个大命题的电影。非常契合顾诚的“拷问新时代和旧技术结合三部曲”的进程。
在《艺术家》这部片子上,跟着李桉鞍前马后实践学习了数月的顾诚,在导演的驾驭能力上自忖又提升了数成,所以他终于决定在这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上,亲自担纲所有提纲挈领的指挥工作。
自编自导自演。
他亲自主演主角瑞恩。
让经过《艺术家》历练、演技又有长足进步的权宝雅饰演他的助手娜塔莉。
片子的立意,继续在拷问技术进步和人类需求这个大命题上狂奔。
从09年下半年开拍,加上精良的后期剪辑和音轨,最终可以确保在2010年上映、2011年参加奥斯卡。
顾诚知道,则是他本人在影视音乐圈亲力亲为的最后一作。
他从08年就已经是亚洲首富了。
等他拍完这部片子、参加完奥斯卡奖,那都是2011年的事儿了。
到时候他怎么也得是世界首富的有力竞争者了,真要是当上了世界首富,还继续亲力亲为拍电影,多少是有些惊世骇组的。
就让这部《在云端》,承载着他指导人类前进方向的理念,成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吧。